证照对找工作或加薪有用吗?

文/实践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林大森。大家出版授权文字,节录自《巷仔口社会学3:如果赢者全拿,我们还剩下什么?》

证照对谋职或加薪有利吗?

曾在大学博览会听到两个高中生的有趣对话:

A:「听说现在是证照时代,○○大学毕业可考到五张证照,听说比文凭还有用。」B:「那你去读那间学校啊!他真那么厉害,那为什么大家还是想念台大?」

我们常看到许多报章媒体报导人力银行调查结果:「现在职场上最热门的是○○工作,考上○○证照对于就业有加分作用;私人企业员工平均一个人拥有X 张证照;年轻谋职者每年愿意花XX 元的预算来考证照⋯⋯。」这些讯息不绝于耳。

说实在的,有些证照真的很亮眼,象征着你具有某种专业能力,考取时你会迫不及待昭告天下,深怕别人不知;但也有被修课条件或毕业门槛逼着去考的,不但没有实质的加分效果,搞不好还羞于跟人家讲你有考过这个;又有些是从事某职业一定要的,不管你是否已经具备这种能力,没这张证明你就走不进这一行⋯⋯。这么多人说,证照重要而普遍、坊间也不乏各式证照的补习班,到底证照是个什么「东西」呢?

证照是什么?名词解释与官方统计

我们来看看「证照」的定义是什么?所谓「证」(certification),是「能力」概念,表示个人经由某种教育或训练历程之后,对某项专业具有完整的技术能力;而「照」(license),则是「职业」概念,表示具有从事该职业的资格;获得该项资格的过程称之为「认证」,乃政府、民间单位对专业人士的知识技能进行考核,检验从事某项工作之人其能力是否符合标准。举例而言,国际通用的管理金融证照如PMP、CFA、FRM、FSA 等是「证」,一旦取得,象征专业很够水准,为你加分很多。然而,「照」就跟执业比较密切,例如,做菜很多人都会、照顾小孩是许多妇女的能力、不少人开车技术不亚于计程车司机,但没有厨师、保母、职业小客车驾驶执照,就不许执业。

我国现行职业证照大致可分为: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技术士技能检定、各行业主管机关订定之证照考试、民间专业团体或机构的认证考试等四类。在此定义下,证照几乎包山包海,概念不易掌握。因此,在劳委会每隔两年举办一次的《劳工生活及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中,对「15 至29 岁青年劳工持有证照情形」做了调查,统计青年劳工拥有各项证照的比例。其中有几个趋势:(1)自2006 年以来,拥有证照比例有提高之势,从2010 年的五成五至现今超过六成;(2)各类证照中以「技术士证」考取比例最高;(3)女性考取证照比例高于男性;(4)大致而言,随着教育程度提升,考取证照比例也提高,明显例外是技术士证,高中职程度者考取比例最高。

官方资料呈现的统计数据,大抵只让我们看到「考照比例持续上升」的现象,但并没有任何关于证照效用的解释与推论。

证照有用吗?

考证照如果没有用,为何愈来愈风行?若有,那么对于职场的效果在哪里? 104 教育网针对专职工作年资满三年的上班族进行「2015 证照暨进修大调查」,结果是:(1)持有效益分别是:有助求职(66%)、通过学校考试(27%)、升迁或加薪(19%)。(2)考照类型:国际专案管理师PMP(24%)、国际咖啡调配师(22%)、保母(16%)。(3)考照动机:个人兴趣(50%)、有助求职(41%)、有发展潜力(30%)。(4)愿意支出进修费用:平均每年为12,575 元。另1111 人力银行于2015 年4 月举办「上班族职场危机」记者会,提及考取国际认可专业资讯证照人数逐年增加,以办公室应用软体为例,2014 年考取国际专业证照的人数就有五万多人,相较往年人数成长超过三成。此外,104 人力银行调查企业主的需求,提出其建议报考的证照类型及就业机会。

这类私人机构的调查,不但是职场雇主的意向,也是受雇者的想像和期望。这些报导可以精准地点出企业主希望谋职者拥有的专业能力,但并未指出证照具有「全面性」的好处。然而,这样的调查常被报导成:证照就是有如此如此的好处、证照的时代已经来临、证照可全面性地取代文凭等等论述。

证照「未必」有用乎?

除了民间机构的调查外,学界的意见呢?证照在职场上的正面效应当然有,但也可能没有关联。台北科技大学前校长姚立德表示,不少技职科大学生考了几十张证照,但是对就业帮助不大。我个人的研究发现,拥有证照者未必有助薪资提升,除非你考取的是高阶的证照,否则大费周章考取证照,对薪资的效应反而还是负面。商学大学毕业生金融证照持有数量越多,失业机率越低;在对薪资的影响上,金融证照持有的数量对薪资无显著关联,但若在金融保险业服务则有显著正向关联。

为何会这样呢?试想:如果一个谋职者有中文打字证书、初级全民英检,还有一张机车驾照,雇主会怎么想?中文打字能力,需要以证书证明吗?全民英检初级,只相当于国中程度;机车驾照,有或无有很大差异吗?总之,当你拥有的证照类型与等级太低,比起不具任何证书者,只不过证明你的能力「恰好在那个档次」而已。

因此我们可知,证照就是证明,可以证明你有这个能力,但同样可以证明你的能力仅在于此。几年前有些大学流行ISO 认证,在校门口旁整面围墙挂上「本校通过ISO 9000 认证」的巨幅帆布条。很多教育工作者感慨:「大学的教学活动是创意、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不是规格化的生产制造流程。特别是大学层级,为何要取得ISO ?」一旦标榜自己取得ISO,似乎就是告诉人家,我重视的是制式制程,牺牲了实际而鲜活的教学设计与课堂互动!

有些大学生刻意不报考证照,似乎是对证照主义的反弹,一本有趣的硕士论文就是处理这个议题。陈秀华针对十三所大学财金、资管系学生进行分析,她发现:比起技职院校,一般大学的学生却排斥报考专业证照,此现象符合「反讯号」观点。何谓反讯号?毕业于非名校者会选择考取证照,作为进入职场、给雇主识别的「讯号」;然而毕业于名校、热门科系者为了凸显与前者的区隔,会选择不释出讯号,一方面可以节省追求讯号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认为并不需要释放同样的讯号。

另一个反证照的观点,乃是对于「专业化」这件事情的深刻反省。简单地说,透过专业化,我们把某个学问应该有的特定内容圈定下来,再透过证照化,我们把它以纸笔测验或其他任何方法,具体规范下来。然而,每一门专业都能够以制式测验来衡鉴能力吗?就算有,题目要由谁来出、考卷由谁来改?就算是专业中的佼佼者,岂敢说自己有通天的本领,能够出得了信度与效度兼具的考题?

特别是,如果是与「人」有关的学门领域,难度更高。社工师与咨商师两项证照的专业化,就曾经引起论战。咨商师周志建说:「证照化的同时也在把人『物化与功能化』。这件事美其名叫『专业化』,其实骨子里是『商业化』,把『专业商品化』,不是吗?期待我们的咨商专业真的可以『更专业』,是那种朝向『人性化』的专业化,不是『纸笔化(执照化)』的专业」。此外,社工系教授王增勇与陶蕃瀛指出:「《社会工作师法》的通过,代表着一种新的分类方式正透过国家权力,开始蔓延与定型,这种规训权力的核心技术就是考试,将人区分成『专业的社工师/不专业的一般人』」;「现有社工师证照考试往往只独尊实证典范的工具性知识,原因是考试制度要求通则性的标准答案。强调差异性的互动性知识,以及帮助在地民众进行意识觉醒的解放性知识,因为无法简化成为标准答案而无法纳入社工师考试中」。

此外,又如医师魏峥所言:「以心脏外科医师而言,外科专科医师证书、心脏专科医师证书、心脏外科专科医师证书是最基本须取得的证照。若要保有这三张证书,每年平均须取得260 个教育积分。以我个人为例,为继续保有六张专科医师证书及执业所需的证照,每年必须取得教育积分约450 分,这势必排挤临床工作时间,甚至为了因应评鉴,还得上病人安全、医学伦理、感染控制及传染病防治等课程,牺牲掉大量临床学习时间。」

掌握好主体性,证照是附属的

回到本文的关怀,证照到底是什么?台湾的证照类型纵然有千百种,但至少可以归纳出几个一致性的原则。(1)证照是规格化的东西,由于管理主义与理性计算,证照拥有客观化与数据化的特质;(2)证照就是证明,它可以证明你有这种能力,也可以证明你「仅拥有」这种能力;(3)证照除了是资格的检定之外,可能还包含着培训、课程、换照,简言之,一张证照背后恐有庞大的商机。

基于上述三个特质,你觉得证照有没有用?如果这张证照内涵上属于理性计算,那么它的正当性比较不会被质疑,效用也较能被预期。再者,证照应重质不重量,有些学校把证照视为毕业门槛,此举无疑是浪费学生时间,试想:若全校不分科系一体适用要求学生取得某项证照方能毕业,势必是初阶且基层,如此「大家都有」的能力,何需以证书来证明?

须注意的是,要掌握好自己的主体性,证照是附属的,是为自己加分用的,不要为了追求证照丧失了自我。举例而言,我有一个朋友毕业于理学院,对自己主修科系没兴趣,但凭借着极佳的数理能力,考上一系列财务证照,后来任职于金控公司,是人人欣羡的高阶主管。知道什么适合自己、结合兴趣与能力,就该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去争取,但是不要散弹打鸟,东考一张语言、西弄一张电脑、又报一张金融、手里还留一张技术士证,到头来只是无机的堆砌,看不出专业性。

最后一个建议是,某些证照的确要花不少成本,但先不要因此贬低它的价值,跟商业挂勾不一定是落入资本主义逻辑、不一定是牟利且不正义的。如果在你的评估下,它是取得从业资格必要的敲门砖、是加薪或升迁的必然,那么该付的成本也要付,毕竟进了门才有一展长才的机会,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