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荣/智慧餐厅真的智慧了吗?

笔者认为流程智慧化,不代表会消减「交易成本」。(图/翻摄人民网

钟文荣/科普经济作家资深产业分析师。经常四处卧底探究百姓生活,把枯燥的经济分析转成民众能懂的文章。

智慧点餐的餐厅渐渐流行,智慧了吗?

工业4.0的年代,最常遇见的疑问就是,导入智慧化系统真的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吗?在制造业,我认为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之下,答案至少是肯定的。但在以人为本,客户为尊的服务业呢?

前几天在购物中心找了家日式餐厅用餐,坐定之后,服务生马上说明餐桌上一套点餐系统,一个七英平板固定在隔墙上。服务生经过标准的说明之后人就离开了,包含简单说明了怎么「服务」,就是点「服务铃」进购物车结帐免费),就这么简单。

然后,只剩下我们一群人身体全体转九十度,望着那片平板,想着怎么点餐才好?全部的人,头上全部几只乌鸦飞过,全部看着我这位身兼经济学作家、评论家品质服务专家,以及主导智慧产品规划的计划主持人,集多重专家角色于一身的我,如何进行这个智慧点餐的程序

服务业智慧化不代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服务业智慧化并不代表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重点在于交易成本是每个关键的节点都会发生的,点餐,真的是交易成本最高的节点吗?经济学上的交易成本,包含了交易前与交易后,程序之间彼此都有交易成本,解决了某个程序的交易成本,并不代表总体的交易成本会降低,这称为「合成谬误」,甚至,还会发生交易不效率,提高交易成本!

智慧化只是「第一印象」,非「绝对印象」

原本传统目录点餐,换成是平板智慧点餐,我们一群人扭曲了身体适应这个冷冰冰介面,适应的学习成本,就是一种交易成本,消费者的「第一印象」绝对会毁灭一家试着智慧化的餐厅。

规矩,用餐费用包含了一成的服务费,对某项餐点不清楚时,原本只需要找个前台服务的人员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做得好,还有推荐加分的效果(增加营业额)。这一次,变成是按下服务铃的购物车结帐,我们的期待,真的智慧化了吗?

消费者的学习成本就是一种交易成本

花了半小时的学习时间总算搞定这一餐该吃什么?送出购物车之后,我们发现,怎么确认我们的餐点,系统没有复核再确认,然后,订单就以电流的速度,飞快到后台结果,学习成本降低了翻桌率,意思是直接拒绝了部分潜在消费者,而下一次的用餐会再被重置学习效果。智慧化的固定投资高,直接提高了交易成本,同时,增加了机会成本,结算损益,我认为不会比传统点餐高。

幸好,餐点全到齐之后,与所「订购」的内容无误,没多久一张纸本的「订购清单」送到我们餐桌上,然后,我们必须在用餐完毕之后,拿这张清单去柜台结帐!不是智慧化了吗?

流程智慧化,不代表会消减「交易成本」

我发现,智慧化之后,前台服务人员数量并没有减少,言下之意消费者绝大多数并非熟客,不会有学习效果。大部分的消费者都是忙着点「服务铃」进「购物车」,而大部分的服务员除了送餐之外,就是忙着为服务铃而奔波。

我的同行说,智慧化将会把大部分没有效率的工作外包软体机器人执行,结论是,人力会被替代掉,人类会失业。我的观点不一样,过程雷同,但结果相反,人力不但不会被替代掉,更因为交易的不效率,人力还会增加,怎会失业?

下一次,经济分析告诉我,绝对不要找智慧点餐的餐厅用餐。智慧化,还需要时间!

热门推荐》►中国的双一流高教政策出了什么问题?

家长忧虑108课纲,只好花新台币买「速成素养」?

►看更多【钟文荣】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