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航/老人爱传风景照?图文分享能鉴别你是什么人
▲许多人都会在社群软体上分享图文,但你知道从分享的内容就能「鉴别」你是什么样的人吗?(图/Pixabay)
因为工作关系,我在社群软体上的朋友群组,从年纪比我爸还老的政治前辈,到小我20岁以上的大学生都有。这些群组的内容差别很大,但我也从中发现一些蛮有趣的指标:若某人开始在群组中分享「他并未用到」的保健资讯,那大概就可以判定这人已步入中年;如果他分享的是「他本人没有在其中」的风景美图,那大概就代表这人已经算老头了。
即便是所谓的「长辈图」,或许都还没上述两者有这么强的「鉴别力」,因为长辈图主要是美学素养比较差的人在传的。那分享特价优惠资讯呢?我发现不少年轻人也会这样做,甚至总在传假的折价券;而免费的LINE贴图,则是无分老少都在广传。但就是「他并未用到的保健资讯」与「他没有在其中的风景美图」,会出现这种劈开「天地」的年龄区隔效果。
为了避免这只是我的一偏之见,我还曾请专业友人去「捞」了几篇相关的网路数据,所得结果也多半印证我的观察。我们还发现,会传「他并未用到的保健资讯」者,甚至还可以抓出43岁这样的明确数字界线(以上者就会开始大量传)。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台湾人一超过43岁,身体就会极速变虚?一变老,就会突然热爱看风景吗?这种总体现象当然没那么容易找到客观解释,但我就试着从价值论角度,提出一些分析。
先来看「他并未用到的保健资讯」者。这类资讯通常可分为「食疗」(怎么吃最健康)与「强身」(从健身到各种避免疾病的物理化学方式),其内容资讯通常真假难辨。就学理来看,大多数若非老生常谈的医学常识,不然就是参考价值极低。
那当事人为什么会传播、分享这类资讯呢?
第一层次的考量,当然就是身体开始老化,察觉自己步入中年,需要好好保养。大多数人都是在没有意识到的状况下,渐渐变得非常依赖成药(容易生病)或营养品(提神或改善身体状况),等到注意时,已经像药罐子一样每天都会吃上好几颗。治疗当然不比预防好,因此保健资讯的价值快速上升,成为自己关心的主要议题。
第二层次的考量,就是有了社会责任:要扛家庭或公司,不能轻易倒下,之所以需要保健资讯,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身边的各类关系人。所以对于保健更加在意,努力改善体质变成一种道德要求,相关资讯的搜集阅读也就成了日常功课。
第三层次的考量,是就客观角度来说,这些人的身边同侪也普遍出现老化现象,基于爱护心或同理心而分享自己认为可能有帮助的知识。
因此当某人家庭与事业趋于稳定,身体机能又开始衰退时,就会开始热爱分享这类文章。以台湾人的现实情况来看,这转变大概就是发生在30几岁后期到40岁中期。
▲年纪大的长者因人生历练丰富,明白在社群软体上分享各种资讯有可能掀起纷争,索性就转发些让人看了心旷神仪的风景美照。(图/Pixabay)
那么,开始分享「没有自己在其中」的风景美图,又为何与老人产生连结?其实这类资讯内容,多半是名山大川、枫叶雪景,也有一些珍禽异兽的有趣镜头,类似国家地理频道、Discovery系列。就价值论的角度,会分享这类资讯也有多层次的考量。
第一层的考量,就是这些人有了点人生阅历后,会察觉在公共空间讨论各种主题都会掀起纷争,只有自己不在其中的风景美图,能以纯美感考量而获得普遍接受。就算是自己去玩的照片,也都能让没钱去玩的人不开心,认为是炫富,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分享空景为妙。
第二层的考量,就是这类影像能引发一些讨论,避去直接问候的尴尬。在公共讨论区分享风景美图,有机会引来一些像是「下次可以一起去玩」的回应,虽然多半客套,但还是能从对话中延伸得知他人的近况资讯,这就能巧妙闪过不必要的打探阶段,避免问到负面消息时难以回应。
第三层考量,就是为了不想失去存在感,那就要做点事让大家看见,而分享风景美图可以达成这个效果,且又不失品味,于是就成为首选。
所以,分享这类图文资讯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表现,部分长者选择这种沟通形式也就不足为怪。但这就不若前者有明显的年龄分界了,除了60、70岁的人,许多50几岁就退休的族群也会开始大量分享这类资讯。
上述各层次的价值考量,事实上皆能从反面来思考:相对年轻的族群较少分享这类资讯,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相关的价值需求。当然,这不代表年轻人就不想看保健资讯或壮绝风景,而是他们认为没需要「分享」给大家,或是没办法透过分享的过程创造更高的内在价值。
尤其Google之类的网路搜寻引擎出现之后,人类虽能取得更多、更广的知识,却也少了人与人直接沟通询问的机会。社群软体也是如此,虽然带来更便利的沟通管道,但也形成了一种新的「阻绝」,如果没了网路声量,旁人马上会忘了你的存在,因此,人们总会试图以最有价值的方式来强化自己的存在感,并且寻求其他人的共鸣。
因此这些图文的意义并不止于其自身的「本有价值」,还包括了藉分享行动外延的人际价值。就算那些资讯是假的或没人会看,光是透过分享的行动,就能让整个价值体系往不同的向度发展。
所以,下次看到有人在群组中贴出这类图文时,你除了会想「他也老了啊」,不妨也进一步思考,大家是否应该在真实的人生中,有更多、更全面的互动,还是就在一路贴图的过程中,各自孤独的老去呢?
好文推荐
周伟航/炳忠哥的1,500万,该有多少媒体效果?
周伟航/负能量爆发!孤单寂寞觉得冷的政客们还好吗?
周伟航/功德,不是这样做滴
●周伟航,笔名人渣文本,经营粉丝专页「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辅仁大学哲学博士,专长为伦理学,曾从事政治公关工作,目前为时论专栏作家。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