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修/台湾法律的Import和Export
▲由于台湾的国际地位特殊,常须发展出「自己的玩法」来解决法律问题,没想到常被外国人盛赞有趣、有创意或相当实用。(图/视觉中国CFP)
今年10月,笔者参加了当年培训我的组织PILnet(The Global Network for Public Interest Law)在布达佩斯所举办的「全球公益法论坛」。事实上,这个年度论坛在欧洲从2007年举办至今已经是第11次,在亚洲自2014年起亦举办过3次。笔者2015、2016年分别参加了在曼谷与峇里岛的亚洲论坛,并在2016年担任其中两场会议的与谈人,简单的和其他亚洲律师朋友分享执业心得。
而今年,除了千里迢迢跑到匈牙利,与会人士更来自四面八方。笔者也连续担任3场座谈会的与谈人,分别从台湾中国香港(西方习惯合称Great China)、亚洲以及全球等观点,切入讨论许多公益法律的议题。其中包含了法律扶助制度、近年台湾重要的法律改革及公益、志愿法律服务(Pro Bono,即无偿的法律服务)制度推广,以及一些特定议题的发展,像是难民、同性婚姻等。
其他的场次讨论也相当多元,由于参与者同时包含律师及NGO工作者,大家的分享角度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会认为,律师处理的就是诉讼,而NGO工作者大部分时间都在抗议,然而一番互动后,大家也意识到要能有效处理好一些议题或是行动,除了巩固且增强自己的专业外,最重要的其实是「组织」能力。诚如古谚所说:一个计划的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纯粹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会有效完成目标。相对的,如何准备详细的作战计划,把各路人才做有效整合,在适当时机一举拿下优势,其实更加的重要。
而这几场焦点演讲上,许多资深前辈也指出,如果要成为一个理想的优秀律师,是不能只停留在律师这个角色。举例言之,很多专业领域在现代社会受到了科技的大举进攻,导致既有版图可能因此重新洗牌,像是金融业。如果金融业者无法跟上金融科技(Fintech)的讨论,未来不仅版图被侵蚀,甚至可能会直接消失在未来的金融市场中。相同道理,如果一位法学精湛的律师,对于如何操作科技一无所知,那么他可能不只在行销上出现劣势,更可能因此在法律资料搜集与表现上,逊于其他法律能力没那么优秀的律师。
▲许多国家对于台湾推动同性婚姻立法过程相当感兴趣,这也是台湾能「输出」的法律经验。(图/记者林世文摄)
此外,能与不同专业领域的人进行对话,也是现代律师不应缺乏的技能。毕竟,部分重大法律争议如医疗、环境与工程等,已经不是单纯理解法律语言就能进行纷争解决的,而是要能有效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才能在未来有更密切的合作空间。因此,要能让自己的律师能力更上一层,显然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这不仅是单一律师所需面对的问题,也是整个台湾法律社群的重要挑战。由于特殊的国际地位,台湾在法律领域上既封闭又不太封闭。说不封闭是因为每位学者对自己留学母国的法律发展知之熟稔,所以看似能得到像是英、美、德、日等国的最新资讯,但扣除这些领域后,台湾对其他领域的发展则是相当陌生。也因此,定期参加这种区域性或全球性的论坛,跟上国际脉动,才能让我们看到别人现在在意什么、需要什么,好成为我们日后拟定相关政策或制度的参考,而不是等问题发生了才抱佛脚的应急处理。
相对而言,世界其实也需要参考台湾经验。正由于特殊的国际地位,台湾常须发展出「自己的玩法」来解决问题,然而这个「自己的玩法」,却常被外国朋友盛赞有趣、有创意或相当实用。像是联合国的国际公约审查制度(Universal Periodic Review, UPR),我国因无法直接前往联合国报告,只好把专家们找来台湾做地毯式的5天密集审查,相对于联合国对每个缔约国4年只拨给一次4小时的报告及审查时间,台湾的做法纵然仍不完美,但显然更加缜密。此外,对于台湾社会如何串连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推动同性婚姻,也有很多国家的朋友前来询问跟交换心得。
由此可见,我们能扮演的角色,不会只是单纯的学习者,同时也可以是分享者或咨询者。且在这分享与咨询的过程当中,更能让我们有深入的检讨,进而改善的机会。可以看到的是,身为一个相较于西方算发展较晚的民主国家,台湾已从纯粹「输入」他人经验,慢慢产生了「输出」的能力。在这样的交流之下,彼此都有所提升,相信就能构成一定的软实力,进而对整体社会有所帮助。
好文推荐
周宇修/一把伦敦火 烧出居住尊严
●周宇修,执业律师,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人、公益法律全球研究网成员。关注人权议题,参与台湾及国际公益NGO成员之人权策略拟定与推广。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