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治疗不适 C肝新药维持病患生活品质增胖16公斤
▲台东马偕医院召开记者会,邀请C肝新药受益的病人分享经验,见证治疗成果。(图/台东马偕医院提供 下同)
传统治疗C型肝炎的用药主要是长效型的干扰素 (pegylated interferon alfa)和雷巴威林 (ribavirin),治愈率约为5-7成且副作用多。近几年国际研发出很多治疗C型肝炎的新药,全口服C肝新药最大优点是不必搭配干扰素使用,因此大大降低上述的副作用,可维持患者生活品质,完整服药12或24周后,治愈率高达90~99%。
但新药的价格昂贵,自费价从20多万到200万都有,非一般患者负担的起。而台湾,为根治C型肝炎,今年(2017)起将C肝的口服新药纳入健保,但目前是有条件的开放,主要针对较有急迫性需要治疗的患者。
台东马偕为让更多病人知道此一治疗的讯息,由白明忠副院长及郑群翰医师召开记者会,特别邀请第一批受益的病人于日前记者会中分享治疗经验。住在海端乡山上的王春香老太太,在先生及二位孙女的陪同下在会中见证新药成果。
王太太说:先前以干扰素治疗,产成疲劳、肌肉酸痛、发烧、头痛、食欲差、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及掉发等副作用,体重曾经掉到45公斤,有一次上山砍甘蔗还因精神不济误砍自己的手;治疗二年仍宣告失败,令我苦不堪言。所幸不管怎样,我都相信马偕团队,今年用了新药后症状大幅改善,而现在复元状况良好已胖到61公斤。
台东马偕胃肠肝胆科郑群翰医师表示:C型肝炎是一种RNA病毒感染(hepatitis C virus; HCV)。可能造成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大家最担心的肝硬化、肝癌。
在台湾大约有70万人有C型肝炎,盛行率约3~4%,是仅次于B型肝炎的肝脏第二号杀手。传染途径是体液及血液传染,B型肝炎的发生率在疫苗普及后的台湾已逐年降低,而C型肝炎目前无疫苗可预防。 据统计一旦感染C型肝炎,有高达75~85%的病人会成为慢性肝炎;而慢性肝炎的病人中,在未来的20年后有10~20%可能演变成肝硬化,一旦演变成肝硬化,每年有1~4%的可能会转化成肝癌。所以成功治疗C型肝炎可以减缓肝功能破坏、降低肝硬化及肝癌的风险。
郑医师谈到台东马偕近年来治疗C肝的成果,台东马偕医院统计近7年来治疗C型肝炎的状况。每年大约有70~100人开始接受长效型干扰素及雷巴威林的治疗处方。治疗成功率大约7成多,略高于其他地区的治疗效果。台东地区的C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也比较特别,基因型1的比例约40~50%,低于台湾其他地区,而基因型2占了30~40%则是高于台湾平均值。如上述,基因型1对于长效型干扰素及雷巴威林的治疗反应较差,所以基因型1的比例较少也许导致治疗成功比例较高。整体而言,台东地区治疗C型肝炎的反应是不错的,可能跟这地区独特的基因型、人种分布、民众良好的顺应性、专门的个案管理师追踪有关。
白明忠副院长也补充C型肝炎传染途径是体液及血液传染,举凡共用牙刷、刮胡刀、挽脸、刺青、穿耳洞、吸毒、不安全性行为及重复使用针筒等,若未经完全消毒极容易造成感染。白副院长也表示目前健保开放C型肝炎口服新药给付,各县市都有一定的配额,台东从今年一月份至今已收案36名,今年仍有名额可申请。鼓励民众当罹患C型肝炎需要与医师、个管师、家人等一起讨论再做决定使用何种治疗方式。就疾病的角度而言,我们会鼓励病人及早接受治疗。开始治疗后,要充份与医师合作并按时回诊追踪,如能完整的接受C型肝炎全程治疗,增加打败C型肝炎的机会,进而降低肝硬化及肝癌的机率,对未来的生活品质及健康都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