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到绿褶菇!他下肚1hr狂吐 避毒菇的关键在「底部」

▲绿褶菇底部菌褶于早期会由白色转为黄绿色,且菌体受损时会转为褐色。(图/食药署提供)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食药署日前接获台东县卫生局送验1起民众疑似误食有毒野菇而引发食物中毒案例,有民众自行采摘野菇,与朋友食用后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绞痛或腹泻等症状,卫生局将剩余的「野菇」检体送至食药署以分子生物检验技术进行DNA物种鉴别,确认民众系误食有毒菇类「绿褶菇」而引发中毒。

「绿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 Massee)」属中至大型菇菌,多生长于低海拔阔叶树林地草地农地,为一种有毒不可食用的菇类,其外表颜色浅不鲜艳,与可食用之白色雨伞菇(Macrolepiota procera)及鸡肉丝菇 (Termitomyces albuminosus)相似,常被混淆。

▲可食用的鸡肉丝菇(左)白色雨伞菇。(图/食药署提供)

食药署表示,绿褶菇与可食用菇类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绿褶菇底部菌褶于早期会由白色转为黄绿色,且菌体受损时会转为褐色,为可辨识的重要特征。误食后1~3小时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血便及脱水等肠胃炎型中毒症状。

台湾近年常发生民众采食野菇引起食品中毒的案例,共同特性皆为有毒菇类与一般可食性菇类的外观相似造成误判。食药署近年来积极发展分子生物技术检测方法,可快速鉴别及确认民众误食有毒菇类的物种。

▲民众将吃剩的野菇检体送验,确认是绿褶菇。(图/食药署提供)

由于许多有毒菇类不易从外观上加以区别,因此,食药署再次呼吁,民众避免自行采摘食用来路不明的菇类,以免因逞一时口腹之欲,造成身体健康上无法挽回的伤害。若民众因食用不明菇类出现生理不适的症状时,应尽速就医并保留食余检体,以利正确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