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创论坛在厦门 台湾学生:两岸像「海蛎煎与蚵仔煎」

▲陈美玲(左)、陈子安(右)互赠礼物。(图/记者蔡绍坚摄,下同。)

记者蔡绍坚/厦门报导

第五届海峡两岸学生文化创意论坛11月4日在厦门文博会举行,两岸多所大学的学生们都齐聚一堂,分享对于文创产业、以及两岸交流的想法。同时,两岸文化界教育界知名人士也与大学生对话,讨论在文创上的经验,并给予往文创产业发展的建议。

首先上台分享的是两岸的学生代表,就读厦门理工学院,到台湾铭传大学交换过的陈美玲,以及就读中央大学,在南京、厦门交换过的陈子安。

陈子安在中央读的是企业管理,但到南京和厦门交换时,却投入了文创的相关项目,现在是厦门市大学生文化创意协会成员,从与大陆学生合作的经验来分析,她觉得,台湾学生的创意很天马行空,大陆学生则重视实际,刚开始搭配可能会有一些冲突,但如果双方都能调整一下想法,交换意见的话,就能激荡出漂亮的火花,「就像厦门有海蛎煎,台湾有蚵仔煎,两种东西作法味道各有不同,可是本质上却是很类似的。」

▼陈子安现就读中央大学。

陈美玲表示,台湾的教学很重实践,会经常带我们到业界、公司参观及实习,把理论跟实践结合得很不错,收获非常多。陈美玲还说,来到台湾,最喜欢的就是文创的东西,「台湾的文创是把他们的人情味理念融合在产品里面,不是流于表面,是真的很有内涵。」

学生分享后,是两岸文创界人士的分享,第一个发言的是南投县文化局长林荣森,他表示,谈到文创,就必须先弄清楚文创是甚么,文创就是文化加创意,有的东西只有文化,没有创意,有的则只有创意,没有文化,「文创必须是一种跨域的结合,艺术要有商品概念加进来,商品要有艺术的概念加进来。」

林荣森举例,就拿南投松柏坑的寿天宫来说,他们在一个马克杯上面印了玄天上帝的符咒,若把开水倒进去,喝里面的白开水时,是不是就会觉得特别的心安,身体健康,可以保庇家庭幸福美满事业发达,「透过这种方式,就不用有太多的语言了,简单的商品,就被浓厚的文化底蕴增加价值了。」

▼蚵仔煎在厦门也很受欢迎,观光区四处可见。

郭萧华是厦门理工学院数字创意与传播学院院长,他告诉学生,要想往文创产业发展,在学校的时候就要记好六字密码「参加、参展、参赛」。所谓「参加」就是,不要以任何理由来拒绝本身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可参与的各种活动,包含社团活动,企业宣讲活动,学者专家的分享活动等等,「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前提,不要以高冷、特立独行,或是忙碌等理由来拒绝、缺席,你不在场,拿理会机会。」

关于「展示」,郭萧华介绍,在公共的空间、场合,展示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想法,不管这个场合是大是小,「像文博会这次的作品展示,这不一定是一个比赛,但有机会让你们的想法吸引到更多人,让你们的作品能受到更多专业评判,获得更多交流。」

谈到「参赛」,郭萧华认为,我一直认为,参加学科竞赛,是当下大学生修习专业的不二法门,包括教育体系内的竞赛,企业针对学生所命题创业比赛,或是其他被业界所认可的创意大赛,「想想看,若真的能在业界认可的竞赛中取得成绩,那是不是就获得了一块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