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电机的他 靠自学突围财团年卖20亿肥料 

文/镜周刊今年43岁的彭士豪台北市出生,父亲彭圣青早年从新竹关西客家庄北上打拚创业,做过营造木材等生意,1996年彭圣青赴马来西亚设厂木材加工,单一供货中华纸浆,隔年彭士豪退伍加入,接着遇上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木材滞销,后几年每下愈况,遂将工厂收起来。

「我从此次经验学到,做生意不能将鸡蛋放同一篮子,以及要做附加价值高的行业,才不会因景气不佳、价格取向而被淘汰。」彭士豪说。

父亲事业上遇到的挫折没有吓跑彭士豪,重新创业的念头在他脑海里不断打转。大学电机的他,认为台湾外国人印象中有二个光环,一是电子科技,二是农业,但电子业汰换快。

「我发现马来西亚10大首富中,超过三位是农业起家。」决定切入农业,农业中最需要的是肥料,又需不断重复使用,也不必担心过时,他翻遍台湾许多农学相关书籍,看到一本中研院院士杨秋忠出版的《土壤与肥料》,「书里阐述微生物的神奇应用,但我调查市售肥料版图,都是3大类化学有机、微生物各自为政,我想打破行规,试着将3种混在一起。」

原想在被大集团霸占的肥料业中杀出血路,彭士豪说:「做了之后才知道那么难!」研究后发现,全球拿微生物做肥料的很少,光是把微生物放进化学肥料中,微生物就很难存活,而且菌种复制量化不容易、要取得低成本原料也不容易。

「起初回台湾找懂微生物的专家,想直接请他们做出微生物的液态粉态状,再卖给马国政府农民结果产品既不是肥料又非营养品,农民不会用,根本卖不出去,这才想到干脆再往下游去,跟肥料结合,就像优酪乳是以牛奶为原料,加进乳酸菌,还能卖得比牛奶贵。」

于是彭士豪先从低阶复合肥着手研发,「用化学剂量较低的化学肥混合微生物,才不会因浓度高,微生物一放进去就死,力求先存活下来,之后再慢慢去找其他生命力较强的菌种,互相搭配实验。」

研究成功后,彭士豪发现通路也是难题,急于找政府农业单位寻求认证,被大马油棕局研究官员Haji Tamizi当场洗脸:「你几岁?」「台湾有产油棕吗?」「我种油棕的经验比你年纪大,你凭什么跟我说怎么种油棕比较好?」讲不到10分钟,见对方兴趣缺缺,彭士豪只能摸摸鼻子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