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TW/冰封下的通气管 「陆」地求生的台商组织
▲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25周年庆典。(图/本报资料照)
文/杨家鑫
随着2016年蔡英文上台,缺乏共同政治基础的两岸官方中断协商对话,陆委会与国台办、海基会与海协会的互动,只剩下口水互喷与传真机收发。而当台人在大陆遇到紧急危难时,出面协助的往往是「台协」与「台企联」,例如包机协商、在疫情期间千里送药等。但在两岸对立现状下,台湾社会对大陆台商组织的印象依旧模糊,毁誉参半。
六四之后 官民合意共推台协
台协是「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的简称,其诞生与全球化、台湾解严、大陆改革开放的台商西进潮有关。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和外汇管制,并开放赴陆探亲,两岸经济关系迅速升温。大陆国务院隔年6月顺势公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为台商赴陆投资提供了法律保障与政策条件。
即使1989年发生六四事件,台商也未停下赴陆投资的脚步。台湾官方于1990年1月正式开放台商有条件间接对大陆投资,形成台商西进投资的第一波热潮。台协此时应运而生,众所周知,第一家台协是1990年3月成立的「北京台协」,但它并非是第一家「筹备」的台协。
曾任深圳台协筹备组秘书长的九江台协会长蔡正富接受本刊访问时表示,六四事件后,人心惶惶,不少外资撤退,当时深圳台办就找还在当地的十几名台商座谈,询问:「想不想成立台协?」
事实上,大陆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已提及允许台商申请成立台商协会。蔡正富说,此时又问,应该就是为了「安台商的心」。而当时在座台商异口同声说好,台办就找有商会经验的他与另一位台商吕胜瑞负责筹办,一同起草大陆第一个台商协会组织章程。
但此时出现一段插曲,国台办接到消息后说「深圳特区可以摸索成立,但北京必须先成立」,所以后来两人先跑到北京协助筹办。「因此深圳是第一家筹组、第二家成立的台协」。
谈及台协成立究竟是官方先建议,还是台商主动提及,蔡正富说:「当时台商都害怕大陆无法坚持改革开放,谁敢呀?」不过后来台商希望能有组织,来维护自身权益,地方政府也乐于「以商引商」,双方都有意愿,加速各地台协的成立,也稳固了台商留在大陆发展的信心。
大陆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前东莞台协会长翟所领也表示,台协成立的首要目的就是拓展人脉、相互帮助,且便于与官方互动。毕竟台商离乡背井,人多力量大。
组织遍布大陆 近五年增速大减
根据大陆相关法规,台协是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民间社团组织(社会团体)。但最特别的是,台协是唯一台湾人在大陆合法成立的民间团体,企业会员必须是台资,个人会员须有台胞证,这意味着,他们都有台湾户籍。
其主要功能有三,一是作为台商与地方政府沟通的桥梁,反映台商意见,维护其合法权益;二是从事公益,如敬老救济、兴建希望小学等;三是促进两岸交流,举办各项活动。
本刊透过公开资讯与电话访问,分析全大陆152家台协的成立时间、会员数、现任会长产业类别等数据,发现包括企业成员与个人成员在内,152家台协至少有24,000个会员,其中,东莞、上海、广州、昆山、深圳、厦门、苏州等台协会员数逾千。
在地域分布上,除了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之外,所有省级地区都有台协踪迹。数量最多的前三大省市为广东22家、江苏20家、山东16家。
而从台协在不同阶段的成立数量来看,1990年代是珠三角地区如雨后春笋,此时以中小传产台商为主。1995年开始则是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增速最快,多为资通讯电子产业。2005年之后为华北与中西部并起,原因是大陆内需市场快速发展,台商也从制造业分散到服务业。
从图2来看,在前5个5年,平均都有28家台协成立。到了2015年之后,受到两岸关系再次趋冷、大陆经济结构转型,台商拓展大陆版图的动力下降,只有11个台协成立,新增数大减。
另一方面,从152位台协会长所属产业来看,有82位从事石化、纺织、机械、食品等传统产业;47位从事房地产、教育、观光、金融等服务业;18位从事电子、环保、太阳能等新兴制造业;仅有5位从事农业。
针对台协会长多为中型传产,有台商认为,大企业本身就受到政府重视,对于台协平台也就不那么在意。也有台商表示,也更因主要是中小企业主,捐钱、捐时间,可以自己讲了算,所以在台协比较活跃。
台企联沟通中央与地方
在地方性台协之外,2007年4月16日大陆还成立了「台企联」(全称为「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是各地台协组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扮演联合各地台协与大陆中央部门沟通的平台。
目前台企联的会员已增至近300家,除了152家台协的会长,还有企业会员以及少部分荣誉会长等。目前内部划分为北京、上海、广东等11大区,由常务副会长统筹。并设有台商服务、青年、妇女、转型升级、两岸交流、一带一路、社会公益、金融等13个工作委员会。
探寻台企联的成立缘起,参与筹备的荣誉会长丁鲲华对本刊表示,这是台商争取的,尤其是广东台商。当时的东莞会长张汉文认为,包括海关税则、劳保、人身安全等问题,不是当地政府能够解决的,大陆中央也不会因为一个地方商会的建议就修正,所以必须成立一个全国性组织。后来,台商也说服了国台办。
据台企联说法,其宗旨是增强会员交流,沟通会员与政府部门,反映经营的建议,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举办社会公益活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接受国台办与民政部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丁鲲华强调,台企联的目标非常单纯,一是服务台商,二是汇总各地台协问题,转达给国台办,由国台办协调其他部门,为台商争取权益。例如向大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表达对劳动基准法、合理配置「五险一金」的建议;向海关总署提出对关税的意见;向国务院表达对地方政府取消台商优惠政策的意见等。
然而,相关法规明定台商组织「不得危害国家的统一」、「担任会长必须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台办是业务主管单位」、「为方便联系政府有关部门,台办人员可担任台协职务,但不领取报酬」。在两岸关系越发敏感之下,都被台湾舆论冠上所谓「统战」疑虑。
丁鲲华直言,各地台协只是地方民间组织,没有任何行政力量,在行政平级原则下,单靠台协名义,大陆地方政府根本不理会,有台办人员在台协担任职务,才能与当地部门对等沟通。
他进一步表示,邀请国台办主任担任荣誉会长,是当初台商们规划章程时设立的,国台办主任是最了解两岸关系的人,即便离任,也还有运筹帷幄的空间,可确保其台商政策延续,也是台企联发展的指导。
他说,台企联还想尽办法找大陆海关总署、出入境管理部门、公安部等相关单位来当顾问,虽非正式管道,但可以直接联系咨询。「当时有很多前置条件,是现在两岸人士想像不到的困难」。
虽说台商不断强调「不涉政治」,但在两岸官方政治「不通」的时期,台商组织也确实担任某种交流介质的角色。
丁鲲华指出,希望成立台企联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两岸官方关系冰封。虽然1992年曾出现辜汪会谈,两岸气氛一度转好,但1996年李登辉讲「戒急用忍」,又遇到飞弹危机,加上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的「有效管理」,从李登辉到2008年,海基会有十多年虽然存在,却无法有效服务台商。
他说,这令台商非常头痛,当时台人赴陆遇到病故、交通意外、证件遗失等急难时,海基会都无法处理,也没有能力到大陆协助,只得委由台协负责。
上海副会长蔡世明也表示,2000年后,两岸官方基本就断了,这种情况下,台湾有些团体到大陆,会借由台协了解大陆情况,大陆相关部门也会透过台协了解台湾情况。同时,台人遇到困难,只能透过台协帮忙,协调大陆部门,再通知台湾部门,台协的两岸交流角色就慢慢凸显出来。
他说,到了2008年马英九上台,海基会、海协会可直接交流,台商组织就退居二线。但时代在轮回,民进党再次执政,两岸官方陷入冰封,台协又有了角色,例如海基会也请上海台协帮助到上海搭「类包机」的台湾人。
此外,面对近来大陆台商不断被台湾舆论「赤化」,丁鲲华感叹,台商并不是代表大陆讲话,也代表不了大陆,北京真的要做什么动作,台商也不知道。他们只是想让台湾民众从另一个角度看事情,希望两岸执政者不要冲动,给台湾多争取一些空间。
台商陷「代理人」危机
不可否认,台协、台企联等大陆台商组织的成立初衷与主要目的,是当时到大陆打天下的台商们为了相互照应、交流讯息、互通人脉,并与大陆政府沟通协商,维护其应有利益。
然而,由于两岸官方关系起起伏伏,台协身为遍布大陆各地,且系持台胞证的台人唯一合法民间组织,成为两岸官方机制停摆下,协助在陆台人的平台。某个角度来说,也是两岸官方的「通气管」,还能将「氧气」送到亟需帮助的台人身上,缓和两岸氛围。
当2016年蔡英文执政后,两岸再次冰封,原以为台商组织将再次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民进党2019年重新祭出「反中」牌,修正「国安五法」,通过《反渗透法》,深化两岸敌我意识,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台商群体,且正在发生。今年5月就有长沙台协会长等7人被检方以收受台办资金贿选而起诉,案件仍在司法程序,但不乏政治警告意味。
姑不论前述台商是否被定罪,但一系列的舆论操作,都让「中共代理人」标签在大陆台商群体上「越贴越紧」,使得台商组织的两岸「通气管」功能不断弱化,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会被民粹舆论解读为「统战」、「卖台」。
平心而论,近年来随着政府强化反中氛围,台商、台师、陆配等「两岸族」正逐渐被边缘化、被标签化,这些熟知两岸情况的人群正被迫自我消音,温和理性的思考退场。台协这类的涉台组织,亦在两岸夹缝中艰难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