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在能源供需报告中 呼喊赖总统的政治决心

风电国产化采购承诺了,但在地供应链仍等不到订单,真正受害的是企业绿电用户,因为要获得绿电又难又贵。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需要足够的电,且是充足的绿电,这是总统赖清德施政的当务之急。在全球人工智慧(AI)强劲需求带动下,台湾作为AI供应链关键成员,用电需求将大增;另一方面,在国际净零碳排趋势下,AI供应链也非导入绿能不可。

如何获得充足的绿电?目前技术较成熟、规模较大、较具商业可行性的再生能源来源是离岸风电,政府也持续推动中。然而,我们的离岸风电建设,赶得上产业的绿电需求吗?这个问题,取决于赖政府是否有足够的政治决心和魄力投入改革。

根据经济部近期公布的《全国电力资源供需报告》,我国绿电占比20%的目标要到2026年11月才能实现,晚于蔡政府当初设定的2025年。值得留意的是,若我国绿电目标要在2026年底如期实现,就离岸风电而言,这表示目前兴建中的海龙风场、台电二期风场,以及尚处于开发阶段的海峡风场第一期都要能顺利完工并网。我们认为,经济部的报告恐怕过度乐观。

其实,2026年也是离岸风电区块开发3-1期原先规划的首年并网年度,但这个目标现已弃守。这是区块开发招标一连串政策设计失误所致,否则2026年达成绿电占比20%应非难事。

此外,经济部在报告中预估2030年累积离岸风电装置容量将为11.396GW,也就是押注在2029至2030年间,离岸风电3-1期和3-2期都能完工并网。然而,熟悉产业现况的人都知道,3-1期风电容量分配了,但两年来并无太多进展;国产化采购承诺了,但在地供应链仍等不到订单。而真正受害的是企业绿电用户,因为要获得绿电又难又贵。

再者,企业用户难以接受企业绿电采购协议(CPPA)的高报价,也导致离岸风场业者的商业模型难以建立。即便经济部已为业者修改游戏规则(如延后并网年度),或研议扩大不可抗力及不可归责条款的样态认定,乃至于国产化价格过高开发商都有机会免除相关履约义务,亦或鼓励公股行库出面救援等。量身订做至此,若离岸风电发展仍未见成效,政府就该思考是否开错药方。

针对刚落幕的3-2期风场标案,已有评论指出选商规则导致「越竞争越贵」的现象。因为开发商不是bid to build(以完工为目标来投标),而是bid to win(以赢得标案为目标来投标)。换句话说,制度驱使业者为了成功争取标案,必须超越商业可行性的极限承诺国产化项目。未来3-2期CPPA报价恐怕也不会太便宜,倘若企业不愿买单,将连带影响风场业者的融资贷款,届时又要回头请求政府协助。

我们先前曾指出,3-2期开发商下一次与政府官员的会议,议程可能仍是:「协助业者减轻国产化义务、通案进行展延、协调公股行库融资、降低规费费用、呼吁企业提高购电预算,甚至希望政府补贴等等。」这些预言是否成真?很快便见分晓。官员们对能源供需报告提到的2030年绿电装置目标能否达标其实心知肚明,只是「装睡的人叫不醒」。直白地说,若无法破釜沉舟地改革,只想在现有机制上做琐碎调整,最后恐怕仍是白忙一场。

自从新政府上任后,能源及电力供应已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增加低碳电力供应,地热或氢能非常关键,但就技术成熟度而言,那可能是2035年,甚至2040年以后的事;5~10年内的低碳电力就只能考虑核电或天然气。即便社会对重启核电渐有共识,也要花数年延役,更关键的是,核电是否符合企业使用绿电的定义,又是另一回事。

至于燃气供电,则需要面对天然气供应来源及库存天数受限的潜在风险。国际天然气价格在疫情和乌俄战争后居高不下,导致近年台电发电成本显著增加。纵使近年台电亏损并非全是天然气所造成,但若台湾过半供电需仰赖燃气发电,对台电经营及我国能源安全的风险也将提高。若大规模、相对稳定的离岸风电能尽早上线,则仰赖燃气供电的潜在风险也就能越快降低。

台湾的能源转型,不缺方法,而是缺改革的魄力和决心。核能是否重启?会不会缺电?绿电够不够?只要政府能为能源转型路径建立明确的方向感,社会的疑虑自然会逐渐消除。赖总统提出的「第二次」能源转型,可能是台湾「最后一次」转型机会。环境部长彭启明日前提到,由于全球暖化,台湾2050秋冬恐怕剩三个月。加快绿能、迈向净零,不只是要为台湾产业奠定下一阶段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留给下一代每年只有三个月秋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