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别让「新创板」变成白费苦工

金管会证期局正在研拟专门针对资本额及规模还不够大或是还没有获利的中小企业新创公司创立新的台股交易市场让他们可以挂牌筹资,简称「新创板」。证期局初步规划的「新创板」有别于「创柜板」,可以次级交易、买进卖出。金管会初步规画投资资格设限于专业投资人」(资产3,000万元)及「法人」(总资产5,000万元),并具有投资经验者,才能在新创板投资,以适当保护投资人。

许多国家或地区其实都早已经创立此类「创业板」,包括法国、英国、美国、新加坡、深圳、香港、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也的确有许多知名新创公司透过资本市场筹资进军台湾市场,像是Line、Shopee、Tesla、Foodpanda、小米等。我非常认同台湾新创界需要大家一起扶植,养出我们自己的独角兽。尽管金管会证期局的立意良善,但从过去我推动STO专法的经验来看金管会推动新创板这件事我非常担忧大费周章设立新创板到头来只是一场空

第一,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证券型代币)其实就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将股票或债券等传统金融商品资产以虚拟代币的型式证券化。STO的好处包括可以让交易更公开透明、成本更低、简化股票发行与销售流程,减少会计、法律及科技人力的成本,并能24小时全天候交易,有更多机会吸引国际资金、提高全球资本流动性等。但是自从2019年STO法规上路后,至今还没有任何一家新创公司以STO募资,最大的主因还是法规过于保守。

第二,台湾在2013年推出「创柜板」,依据柜买中心网站说明其设立目的也是扶植微型创新企业发展,提供具创新、创意构想之非公开发行微型企业「创业辅导筹资机制」,提供「股权筹资」功能不具交易功能。创柜板主打企业免办理公开发行、享有公设联合辅导、筹资成本低及扩大营运规模提升知名度。但是当初为了保护投资人,创柜板只能募资、不能公开交易。比较之下,「新创板」跟「创柜板」最大的差异只有两点:投资人能不能买进卖出?以及是否限于非公发公司?那何不直接松绑「创柜板」的法令,开放创柜板的次级市场、放宽入场资格等限制。

再者,根据柜买中心揭露的创柜板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8月累计申请公司共有383,创柜板公司家数为90家,辅导中公司家数为40家,透过创柜板筹资系统筹资金额新台币5.6亿元,非透过创柜板筹资系统筹资金额约新台币31亿元。简单来说,就是创柜板的成效不彰,募资的效果极差,更多是第一批登板的公司拿得到第一轮资金。至于第二轮之后的资金与那些后来才登板的公司,随着创柜板失去热度,想在创柜板筹资更是难上加难。对新创公司而言,登板最大的效用顶多是增加品牌知名度与曝光度。新创公司多必须自己找好资金才能登板,而且还要负担合规的成本与未来筹资方式的限制。

再加上台湾直接金融率仅10%,也就是说,资本市场协助企业的程度很低。若政府没认真大力刺激新创板的市场流动性与活络性,「新创板」增加次级市场也是玩假的,买进后卖不出等于实质上没有次级市场存在。根本的问题还是没解决。金管会目前将「新创板」投资人资格仅限于专业投资人(总资产3,000万元)或法人(总资产5,000万元),根本没有深入了解新创公司的需求与困境,以及台湾投资人的习惯。

举例而言,资产3,000万元的专业投资人通常必须达到一定的KPI,那他们去投资公开发行公司的市场就好,根本没有足够的诱因让他们来投资新创公司。何况是散户投资人多是追求看得见的获利,而那些真正想支持新创产业的人却因为资产没有3,000万而无法投资新创公司。政府口口声声说要支持新创,却扼杀全民当天使的可能性,这种本末倒置的作法实在令人难以苟同。

最后,「新创板」只是让新创公司有个品牌认证可以拿、让政府有KPI而已。若政府执意如此,可以预见「新创板」会沦为跟创柜板及STO一样的下场。我希望这次政府不要再纯粹跟风或为了做而做,而最后沦为敷衍了事。

从我过去当过创业家、新创立委到现在回到民间经验谈这件事,新创板若要成功就必须直接打到问题的痛点。接下来,我也会持续以民间身分为新创业者发声。呼吁金管会下次提出「新创板」的架构能够展现解决问题、扶植新创的诚意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