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绿色金融商品琳瑯满目 各国将开始检验其纯度

近年来标榜永续或ESG的金融商品可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根据「全球永续投资联盟」采较广义的估计,目前全球标榜永续的金融商品资产超过30兆美元,并且若依过去的成长趋势,年底可能将超过100兆美元。虽然一切好像很美好,但也有越来越多人质疑现行标榜永续或ESG的金融商品缺乏标准定义,容易发生「漂绿(greenwashed)」情形,长期下来会有损ESG概念的健全发展

自愿评比的ESG结果差异

2019年8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Berg等人发表论文指出,目前世上最主要的五种ESG评比系统,对同一个公司进行评比,结果却呈现高度分歧。这些评比结果的相关系数,从0.42到0.73不等,平均只有0.61。进一步分析发现,这差异有53%来自于缺乏一致性衡量标准,44%来自每个评比定义范畴的差异,另外3%由于不同的评比系统的加权做法。

也就是说,同一个公司在不同的评比系统,却得到差距如此大的结果,这将使得该公司感到困惑,他们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投资改善ESG?再加上目前许多评比高度仰赖受评公司提供的资讯,缺乏可信度,因此近年来各国政府对此议题的规范越来越多,甚至都想提出更为标准化的永续分类标准。

目前各国构想殊异

今年5月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所建议,针对标榜永续或ESG的金融商品做些规定。虽然没有获得积极回应,但大西洋的另一端,欧洲议会却在6月18日通过「永续分类标准(EU Taxonomy Regulation)」,用以评断那些经济活动是符合环境永续,进而用来衡量每项投资符合永续发展的程度。此分类标准订有六个环境目标,首先是温室气体减量,并列举72种有助于温室气体减量的活动,以及合乎标准的门槛。这项规定要求不管是股票型或债券型基金,不管有无标榜是永续型基金,皆要依其所投资公司的永续纯度,再依持股比例,计算该基金的永续含金量,并且要公开揭露。用以导引资本流向符合永续发展的投资项目,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欧盟努力推动,也希望日后其制度可推展到各国成为共同标准,但很明显的加拿大马来西亚澳洲巴西日本虽然也同意需要有明确的永续标准,但对制度设计却有不同的看法。有别于欧盟订出高标准的永续门槛,日本的「转型金融研究小组(Transition Finance Study Group)」则提出「转型标准(transition taxonomy)」,明列一些有助于转型到低碳社会专案计划项目,以利发债筹资,进而协助社会迈向更为永续的方向。此外日本也将允许订出分阶段的目标,日后若无法达成这些目标则必须支付额外的利息

目前日本列出18项符合转型标准的计划包括: 燃煤电厂改为天然气生质能、普通燃煤电厂改为超超临界电厂(但不包括超临界电厂改为超超临界)、天然气电厂汰换管线以减少泄漏、天然气改为生物沼气燃油车改为燃气、烧重油船改为燃气、船改为太阳能风力、飞机改用生质燃料、建筑进行节能与再生能源改造、棕榈油种植改为混合林、水泥减少熟料成分、金属与玻璃增加再生料、塑胶食物容器改为生物可分解、衣服使用再生材料、包装使用再生材料或重复使用、复育污染土地与其他。具体内容预计在2020年底公布,但也强调不限于以上项目。

事实上,欧盟的Technical Expert Group on Sustainable Finance(TEG)也有一些专家主张将经济活动分为三类,分别是「显著贡献(substantial contribution)」、「明显危害(significant harm)」与两者之间。他们认为只揭露符合永续活动的效益不够,更应该制定「褐色标准(brown taxonomy)」,让大众知道哪些活动是对环境有明显危害。这些活动在筹资过程,就应该特别慎重,或是增加其负担。

由于跨国投资日益频繁,因此若有一个统一的国际衡量标准,那可方便全球的投资者遵循。然而每个国家的产业特性差异悬殊,要制定放诸四海皆准的标准实乃不易,这是当前推动最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