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的迷思
丘福隆
从立委、政客、学者、名嘴等公众人士在媒体上的言行表述可知,他们的能源常识与观念大都茫然失据欠缺不全。若任由他们瞎猜、主导或制订能源政策,国家一定要糟。本文将就他们常犯的一些谬误迷思简述于下。
迷思一:政府一再恐吓人民会缺电,但十多年来缺电预言从未成真。
解说一:政府的预测基于正常经济发展与用电成长。不幸的是,过去十多年来台湾的耗电产业持续出走,经济成长低于预期,造成就业率与实质薪资下降等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遭逢逆境,拼经济之心不可无,在推动再生能源与节电措施努力有成的情况下,缺电虽未发生,政府仍应以经济向上用电量增加做预测。因此,政府的缺电预测并非蓄意欺骗恐吓。
迷思二:太阳提供永无休止的免费热能。只要架起太阳能板电能即来,既不排碳也不生毒,是一切能源的首选。再者,近年来太阳能技术精进,成本下降,更应大力推广。
解说二:日照强弱有无立即影响太阳产能,故太阳能不能做为稳定可靠的基载电力;太阳能的转换、运输、储存、配电等设备系统昂贵,故目前太阳能发电成本高出核能数倍;太阳能板怕台风、水灾、沙尘,其维修、替换、废弃等成本均高;太阳能板占地广大,地主们无架设意愿;制造太阳能设备时,所产生的高污染与毒性问题解决不了,大量废蓄电池亦无法处理;太阳能板架设后还有观瞻,生态,环保等顾虑;欧美太阳能产业迄今一片哀嚎。
除非太阳能电价已低于核能电价,否则即使太阳能技术日益精进亦不应大举推广,理由是:「技术日新月异的产品必定更新快速,一代比一代便宜又好。若最早一次大量买入,非但当上高价购买的冤大头,并且当上处理大量淘汰旧品的大笨蛋。」
美国教科书对「富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如此赞许的描述:「创业者大都财力薄弱无法量产。其制品或许新奇特异,但单价甚高。这时,只有好奇炫富的富人们会以高价购买使用,从而为创业者带来收入,予其生机。」
当然,政府在能力所及下仍应协助、鼓励、辅导国内再生能源产业,这与政府坚持识大体的能源政策并不冲突。
迷思三:如果十年前下决心加紧发展替代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或许今天就没有核能的争议。
解说三:美国所有的电力公司都已耗费巨资研发替代性能源逾半世纪,迄今仍得核能与水力最为廉价、高效、稳定、可靠的结论。因此,台湾研究院所在十年之内便能突破极限,研发出可行的替代性能源而造福全球人类的机率甚微。
迷思四:能源就是能源,无好坏优劣之分。只要总电量足够便不缺电。
解说四:核能产电可以开之即来关之即去,小大由之,全天候开工,不看天吃饭。黄昏时分,瞬间万家灯火齐开,核能发电可以应付这种突然用电量爆增的挑战;再生性能源则无此稳健可靠的应付能力。
核能好比球队中杰出的主将,他每场都得派上战场;如果全派副将上场,则几乎每场必败。在价格上亦如此,每度电务必含低价的核能供电,否则电价会较高,增加人民的负担,进而造成万物齐涨民不聊生。此外,高电价亦使制作出来的产品难以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形成恶性循环。
换言之,电价高时多做多赔,节省用电不能解决赔钱的本质。
解说五:居家、外出、坐车、上班都有风险;风险是生命的一部份。吃西餐时,被旁人用刀叉杀伤的风险不是零;有生之年,地球被大陨石击中的风险也不是零。因此,了解风险的机率有助于有效规划人生,从而改善生命的品质。
依机率推论,海啸发生在核四厂附近的机率低于万分之一;若海啸已经发生,袭中核四的机率也低于万分之一;若海啸已不幸袭中核四,会造成核灾的机率亦不过万分之一。总而言之,有生之年核四被海啸摧毁成灾的机率不逾兆分之一,而地球暖化的灾难则现在已经发生。
迷思六:核安是骗人的把戏。理论推测无用,因为事实上核能先进国家,美国、苏联、日本,都已发生核灾,台湾迟早也会发生核灾,不能幸免。
解说六:事实记录显示,全球核能后进国家并未发生失控核灾,充分证明只要按照规定操作,核能非常安全。美、苏、日三国发生核灾都是不守规矩官僚独断的人为因素所致。台湾核能厂作业人员素质优秀,操作记录精良,核安程度超越一般国际水准。
进一步说,核子航空母舰与核子潜艇均以核能为动力,船上人员须终日与核能设备咫尺为邻。这些舰艇亦须随时面对军火袭击、海面碰撞、海下触礁、天候洋流等威胁或意外的挑战。由此可证,核能发电是极为安全成熟的技术与设备。
迷思七:马政府下令核四「停工」而不是「停建」,一定又在搞名堂。
解说七:核四停工后,核四仍在台电的资产账上;若核四停建,违约赔偿、法律缠讼、材料报废等诸多问题立刻袭来,增加全民沉重负担。
不由分说,政敌的态度往往是「那里会使执政者伤痛,便往那里使劲」。虽然,争取选票与执政应凭仗有利于全民利益的政策论述,但是,这显然不是当前在野阵营能力所及,也不是他们的政治素养。因此,人民不可把政治性批判当作科学性论述考量。
迷思八:既已决定核四停工,何必再花钱安检后封存?再者,不放入燃料棒怎能做安检?可见政府又在骗人。
解说八:安全检查分很多层次,包括原物料、半成品、组合系统、局部结构性能、模拟测试等。譬如高铁、飞机、导弹或卫星,在启动前都必须做周全长久的多层次安检,核电厂亦然。
封存核四前的安检与封存高楼大厦前的安检有类似之处:「把最后一块砖瓦,一片玻璃,一扇大门等补齐,免得风灌雨漏杂草丛生;把安全系统装上锁定,免得盗贼侵入毁损国产。」这是属于必要的小额投资,借以确保未来有运用必要时,可节省三千亿元资金以及十年以上的宝贵时间。
若按原先计划,核四运转每天收入约一亿元。如今被迫停工,于是封存起来以便让未来有选择的余地,当属经济合理。再说,若核四就此停建铲平,那岂不是成全那些名嘴人等,让他们的谬误迷思得到毁尸灭迹的大好机运?
●作者丘福隆,美国洛杉矶,生物科技业。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