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五禽戏 强健五脏补内气

华佗五禽戏在台湾也有传承,图为中医师李坤城在北投指导学生。(本报资料照片)

华佗五禽戏流派众多,精彩纷呈。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名医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

五禽戏是华佗遵循道法自然,总结前人及自身仿生导引经验,将导引所模仿的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特征与人体五脏功能特点相配属,统一仿生导引功法,编创而成的系统仿生导引套路,由于汉代将飞禽走兽统称为禽,文体活动称为戏,故名五禽戏。

本功法以模仿五禽一定的躯体姿势动作,通过筋骨的伸展牵拉,自我按摩脏腑,伸展疏通经脉,达到强健五脏的效果。一般一禽侧重运动一脏腑及其经脉,一式一方位一角度部位明确,针对性强。

五禽各有侧重,除鸟戏6式外其他禽戏各取3式,分别体现上、下肢和躯干的基本运动形式,达到多角度、全方位运动周身,以普遍增强五脏六腑功能。功法要诀「慢匀不滞仿五禽」,练习时不仅即刻感受到对相应脏腑的自我按摩舒适感,伸展疏通经脉的躯体舒畅感,而且操作安全,动作与呼吸均缓慢、均匀、柔和,将强健五脏与运动保护兼顾。

鹿猿按摩肝胆心脏

鹿戏:运动部位侧重躯体两侧胁肋,通过不同角度伸展牵拉两胁,两胁有牵拉舒畅感,按摩肝胆,伸展疏通肝、胆经脉,疏肝强筋。防治肝气不畅、筋脉目窍失养,如慢性肝胆疾病、两胁胀痛、抑郁不乐、乳腺增生、月经不调、痛经、性功能障碍以及慢性眼病等。

猿戏:运动部位侧重心、胸,通过不同角度伸展牵拉心胸,心、胸有牵拉舒畅感,按摩心脏,伸展疏通心、小肠经脉,刺激心神养心健脑。防治心血不畅、心神失养,如失眠、冠心病、中风、痴呆等心脑血管疾病。

熊戏:运动部位侧重腹部胃肠,通过不同角度晃运按摩腹部胃肠,腹部有牵拉舒畅感,增强胃肠蠕动,伸展疏通脾、胃经脉。防治胃失和降、脾胃虚弱,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慢性肠炎、便秘、脱肛等。

鸟戏:运动部位侧重胸、肺,通过不同角度扩胸张肺、缩胸收肺,胸、肺有牵拉舒畅感,按摩肺脏,伸展疏通肺、大肠经脉,补肺固表。防治肺气不足、肺失宣降等,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体虚感冒等。

虎戏:运动部位侧重腰、肾,通过不同角度运动腰、肾,腰、肾有牵拉舒畅感,按摩肾脏,伸展疏通肾、膀胱经脉,固肾壮骨。防治肾气不固、肾阳亏虚等,如慢性肾病、前列腺疾病、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等。

要诀借势合练呼吸

本功法要诀「借势开合练呼吸」,借助动作扩胸之开式吸气,缩胸之合式呼气;「借助呼吸炼内气」,吸气时轻轻收腹,呼气时微微松腹,渐渐产生丹田气感,这种气感即内气。随着丹田气感的产生,以意导气气引形体,对内气的感应与运行境界将不断提升,越练越感气通畅,越练越觉身轻松。炼内气包括培补内气,疏通气机。培补内气,是通过借势吸气收腹与呼气松腹,呼吸加深加长,吸入体内的清气量增加,浊气排出量加大,练习者因此感到气足神旺,周身轻松。疏通气机,是通过吸气收腹导气上行与呼气松腹导气下行,而气机畅通,心胸豁达。

本功法要诀「意想意守心入静」,其独有的调心功法对心境的调适则有独特效果。比如演练每戏每式首先从「意想」五禽之形象开始,乃至「意守」身体丹田等对象,待意想及意守的意象单一的境界形成并稳定后,再忘却意想及意守的意象,便可以入静。动中求静,形体运动而心境清静,寓静于动。练到相当程度,便忘却自我,心中呈现「禽」的意境,而真正进入气功入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