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米/拒职场虐待!母为子跳槽,四点下班薪水百万
文/黄大米
晓凰过去工作上很少吃鳖,一家公司一待就是十多年,顺风顺水的日子,在结婚生子后,有了点变化......
小孩的吃喝拉撒睡对她来说都是新挑战,生病时更是磨心就算人在公司,也牵挂家中的宝贝,一有空档就打电话了解病况,一颗心还是放不下。
主管觉得她放太多心力在家庭,不似过去全心全意在工作上,昔日的爱将,现在怎看怎生厌,直接对晓凰说:「你现在工作的态度都变了,还常常请假,你请假你的团队怎么办啊!没有主管盯着,底下人就会空转,你不盯?难道是我下来盯吗?你这情况你要注意一下,还有,年底你的考绩我不会给你太高,你今年请了产假,就是没有战斗力,我按照绩效来打考绩,先跟你说声不好意思了。」高八度的声量,连空气里都飘着谴责,晓凰想着小孩的保母费、奶粉钱、保险费,她忍住所有想反驳的话,只说了句:「好!我会改善,我了解了」
其实,早在晓凰刚怀孕时,为了让主管能提早准备,一知道怀孕时,就跟主管报告,这当然也是希望主管能多多体谅。没想到也为人母的主管只是冷冷地回晓凰:「妳小孩生了要24小时托婴喔,因为我也是这样的。」
考绩不若以往 职场妈妈心委屈
走出办公室后,又想起从怀孕以来的一切委屈,晓凰情绪崩溃,躲到厕所打电话给我,泣不成声的说着:「我还是很认真啊!我出社会这样久,没有被嫌过,请产假本来就是我的权力,凭什么把我的考绩打差,我那几个月又没有领公司钱,我是哪点对不起公司了?呜…呜…呜,为什么要这样说我,我有小孩要养,她难道就没有吗?为什么这样没有同理心!我在公司十年了耶!小孩生病我能不请假吗?请假是我愿意的吗?」
很多女性职场上最大的一次抉择,很可能是从生完小孩后开始,过去的辉煌战功,禁不起一次的产假,所有的汗马功劳,主管像是喝了孟婆汤,全部忘光光,只觉得你生完小孩后,怎配合度变低了,请假变多了,职场上的首席战将,变成老弱妇孺,堪用、能用,却不好用,不仅关系生变,脸书上看到你贴宝宝的照片,都不会来按赞了。
主管不惜才 鸭子划水转职去
在这样的工作气氛下,晓凰忍着一口气,心却难平,愤怒让她找起工作来格外积极,好不容易谈到一家公司,可以准时四点下班,薪水还比以前多两万,能让她早早去保母家接小孩,她非常开心,私下打听这家公司的风评,听到的评价是这样
「集团是很大啦!不过这是新的事业体,可能不稳喔!你要不要再想想」「你要去那家公司?!那个主管缺喔,找很久了啊!之前那个某某某去了一个月就走了,说公司绩效订得很高,根本达不到,很扯啊!」「四点下班?怎么可能,他们是三个主管轮班,你怎可能可以固定晨班?一定是缺人缺疯了,这一定是要拐你进去的话术」
你的前途 不在别人的嘴里
一面倒的唱衰跟不看好,晓凰跑来问我意见,我避免自己主观的价值观影响她的判断,以疑问句的方式来帮助她厘清自己的问题,当时的对话是这样的: 晓凰:「怎办啦?一堆人要我不要去,但我很想四点下班」我反过来询问:「确定可以四点下班吗?」晓凰点点头:「面试的主管说,刚好其他两个主管一个喜欢上中班,一个喜欢晚班,所以我可以固定晨班,且都谈好了啊!」
▲自己的前途,由自己掌握而不是由他人随口说说。(图/示意图/达志影像)
既然下班时间没问题,再来看看跟主管的关系紧张部分是否有转圜:我问:「你跟你主管的关系可以改善吗?冷宫会坐多久?」晓凰面有难色地说:「除非我小孩都不生病、不要有状况,只要一请假,她就给我脸色看。」
看来僵局难解,新公司的绩效有自信可以达标吗?晓凰:「我觉得好像还好,这种专案我做过,应该没问题。」
对话到这,她自己也发现,别人劝阻她的难关,对她来说,都不构成问题,加上跟主管之间的不对盘,短时间无解,长时间只会越来越恶化,离职只是早晚,爱子心切,为母则强下,她决定把握机会,跳槽拚一个新可能!
失马焉知非福 ! 四点下班年薪破百万
「想当初,大家都叫我不要去这家公司,说这家公司操,又是新事业体不稳定!好险我为了小孩还是冲了,结果大家恐吓我的事情,通通没发生,新工作准时下班,我做得超开心、薪水还比以前多两万,我第一次拿到年薪百万耶!」
晓凰在新职务上适应得很好,她是个好胜心强的人,在上班时间可兼顾家庭无后顾之忧下,KPI也很亮眼,从忍气吞声的小媳妇,变回魄力操兵的气概,不仅讲话中气十足,连笑声都豪迈了起来。
我们在职场做选择时,都曾常常四处听意见,朋友们为了保护你,建议的方向都比较偏保守,看得不是积极进取的那面,往往是把所有担忧跟恐惧放大到无限,常常越听别人的意见,越难做选择;事实上,没有一份工作是像健达出奇蛋一样,一次可以满足你所有愿望,甚至连健达出奇蛋可能也没有满足所有小孩的愿望,不是吗?
挑工作时,你只能去想核心要的是什么?是更多的薪水?学到更多的技能?还是更多外派的机会?核心的目标有了,其他枝节的部分,要缩小一点来看,不然永远都会裹足不前,沦为自怨自哀的上班族。
晓凰当时工作的核心目标是能照顾家庭、准时下班接小孩、对她来说好工作的标准,就要符合这个条件,而这个挑选标准,当然是很个人的,每个人的能力跟喜恶都是独一无二的个案,况且再烂的公司也有待了很久的老臣,再好的公司,每个月也都有人离职,别人给你的建议听听就好,很多时候自己沉淀一下,脑中就会有明确的答案,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前途,交给别人的随口说说,迷途在别人的只字片语。
※本文内容授权自《黄大米》粉丝专页,原文刊于《黄大米说说话》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作者:黄大米,人力银行网站主管,曾任TVBS、非凡、东森电视台财经生活记者、非凡电视台采访中心副主任,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