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护病房冒出「天边孝子」坚持救到底 医师用「糖」化解

▲加护病房示意图。(图/CFP)

文/陈志金

在加护病房的重症病人,经常会「突然冒出」「住在远方」的「孝顺女儿」(当然也有可能是儿子,但真的比较少),专爱挑剔医疗团队的治疗,也会责怪平日在照顾的兄、嫂、弟、媳,埋怨他们为「何要放弃?」,即使是疾病末期,已回天乏术,虽然大家已决定要让老先生或老太太善终,但是这位突然出现的「孝女孝子」仍「坚持要救到底!」结果让老人家身上插满了管子、CPR压得肋骨断了好几根、七孔出血… 不得如愿「好死」!

原来我们医疗上这熟悉的情景,早就有个专用名词叫「来自加州的女儿症候群」Daughter from California Syndrome。当然,加州的医师也很不服气的说,他们遇到的是「来自芝加哥的女儿症候群」Daughter from Chicago Syndrome,还有说是来自纽约的。台湾南部的则是来自台北的(当然也有反过来的,这点不必再战啦~),或有人说来自「澳洲」的…. 不一而足,个人认为林秀娟教授的说法比较贴切叫「天边孝子症候群」^_^

「天边孝子症候群」除了给医疗团队或原来照顾的家人困扰以外,也经常是推动善终的阻力

▼老人照护示意图。(图/CFP)

化解的方式,个人就这个症候群的特征,想了一个口诀就是SUGAR[糖],其逐条的处理,就是化解之道:

1. Surprised by the scale of deterioration被父母恶化的病况程度吓到了因为很久没有回来看父母了,印象还是一直停留在她离开时,上一次见到的那位「健康」的父母,对于眼前「病危」、已不成人形的父母,自然无法接受。这时候,需要告诉她,随着年纪增加,父母已经历经多少次住院、多少次病痛、多少疾病,一一的列出,并好好的告诉她,父母承受了多少痛苦!现在看到她回来,而且这么孝顺、还这么有成就,「终于可以放心了」「父母也很累了,希望能够平顺的走完人生必经之路」。我们要协助她渡过「否认」期。

2. Unrealistic expectation对医疗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因为内心的自责与愧疚,她对医疗总是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例如希望父母可以很快好起来,跟以前一样可以行动、可以吃… 当然,这样的期待,就是很「不实际」,就是要从第1、3点给它拉回来。

3. Guilty feeling愧疚罪恶感自责与愧疚是这个症候群最大的关键。因为出嫁到远方、平日工作忙碌,无暇回来看父母。虽然都有照「广告」上建议的,购买昂贵的鸡精麦片、维骨力…来代替她照顾父母,但是,这时候,总是会因为平日无法陪伴父母而自责与愧疚,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否认」现况与「把责任转嫁到别人身上」。所以,我们要体谅她的责骂,实际上是反应她自己内心的不安与内疚。因此,解除她的内疚的最好方式,就是肯定她的付出!对!最好的一句话就是:「我没看过像你这么孝顺的女儿!」、「住那么远,还那么挂心父母,平日就花钱给他们这么好的补品,现在还大老远放下工作赶回来!」、「我都有听你父母和家人提起过,你真的是很孝顺,爸妈有你这么一位孝顺的女儿,一定也很欣慰…」,等她眼泪流下来之后,就可以接下去说「可是,人毕竟会老…」,把她拉回现实。挑剔与指责只是表示她关心,这一点一定要给予肯定!医护人员也不必因此而生气,或是教训她平日就要孝顺父母与陪伴等等…. 这些保证都不会是她想听的!

银发族示意图。(图/CFP)

4. Absent from life or care of the patient 在父母的生活或照顾中缺席就是以上所说的,人无法陪在身边,但是一直都有照「广告」上建议的,购买昂贵的鸡精、麦片、维骨力…来代替她照顾父母!也有定时寄钱回来请其他兄弟姐妹要好好照顾父母啊!要他们买最好的给父母!怎么会照顾成现在这样呢?(很多当人家媳妇的,对小姑这样的指责应该不陌生吧?)这时候,一定要在其他照顾者的面前,肯定其他们照顾的付出:「你嫂嫂也很用心在照顾,如果不是这么用心,就不太可能活到这个时候,你知道吗?这个病在家里是很难照顾的,我没看过像你嫂嫂照顾得这么好的!」要记得,我们都是同一阵线的,都是一起要为病人好!如果嫂嫂不断的被指责,她为了推责任,予头就会指向医疗人员!我们对所有「有付出的人」的人都要给予肯定,但也要协助他们解除「内疚」,他们才不会不理性的把「内疚」转换成对医疗人员的挑剔与不满。同理她们、肯定她们、让她们知道,我们是一起在为她们的父母努力治疗,我们是同一阵线的!

5. Reassert role as an involved caregiver 重申参与照顾决策的角色她回来,就会重申对父母医疗的参与和主导权。「我希望用最好的药,自费也没关系。」这点绝对要配合,自费的白蛋白营养品、敷料… 都是不错的,自己带的珍贵精油按摩,当然也很棒!让她花点钱(这也是她唯一能做的),有助于解除她的内疚。通融她多一点时间的访视与陪伴、让她参与洗澡与照护,是给她一些补偿的机会。(网友说这叫:「从天边到身边,把动口改动手」)当然,尊重她的意见,召开家庭会议,肯定大家的付出,也代替父母,感谢有她们这么孝顺子女,父母也会很放心的走上人生必经之路,最后将大伙拉回归到病人的现实状况来讨论。(网友说这是「糖衣苦药」,先以糖衣包装,再来谈苦药,比较能吞得下去~)

作者陈志金,台南奇美医院ICU(加护病房)医师,治疗重症病人,也是睡眠专科医师,专治打鼾与睡眠呼吸止症。陈志金经常在脸书分享分享ICU的点点滴滴、医疗新知以及医疗时事评论,本文原刊登于部落格,经本人同意授权转载。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