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头烂额的政府 国产香蕉价崩梦魇何时休?

美商都乐食品全球最大新鲜水果和蔬菜提供商,目前台湾7-11也贩售他们经销香蕉台蕉如何融入国际香蕉供销价值链,值得向他们学习。(图/视觉中国CFP授权提供)

文/李武忠

去年因台风肆虐致蕉价曾飙破每公斤百元,导致农民抢种,今年却因生产过剩,蕉价跌谷底,目前香蕉收售价格上蕉每公斤约5元、下蕉每公斤2元,已不敷成本,三级蕉更是没人要只能做堆肥,蕉农苦不堪言,希望政府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来。不过外界也有对蕉农抢种却要全民承担风险有不同看法。

尽管职司国内产品价格稳定重要机构的北农台农发高层人士已经由蔡政府一条鞭掌控,但是在此次香蕉供需调控上并未能发挥功效,看不出与过去有何不同;台湾是否该仿照纽西兰奇异果统一出口模式来行销农产品,业界有不同声音,农政官员却还是一意孤行。农委会虽然在年初已经提出预警六月过后,国内香蕉进入采收期,将会发生供过于求导致价格崩跌的问题,也请军队、学校及企业来协助消化过剩的香蕉,但效果非常有限,目前只能重新启动多年未实施的政策补贴,补贴加工业者购买黄熟次级香蕉,目标量为1000公吨,并呼吁社会大众多多采购,帮蕉农度过难关,也没有更好的对策。

不过前些日子在超商单根香蕉标价可达20多元,还是有一定的消费群通路不同,价格也呈现极大差异。面对新网路时代崛起,台蕉在行销上也要有新的思维与作法。农委会每年花费庞大经费委请学者进行国内重要农产品产销相关研究,但是对于如何稳定国内香蕉产销似乎未见功效,应该深入检讨现行委办制度存在的缺失并深入检讨现行申报制度、预警机制、产销资讯公开透明、国际行销等失灵原因,政府部门不仅要能预警,更要有应变的能力,才不会年年发生农产品产销失衡的困境。

▲超商贩售的香蕉虽然价格较贵,仍有一定的消费群,面对国外输入香蕉的强力竞争,台蕉需要全面提升,才能早日解除产销失衡的梦魇。(图/示意图/统一超商提供)

根据官方统计,今年1~8月台湾生鲜香蕉出口地区仅日本和中国大陆,日本共出口853.2公吨,价值4922万元台币,中国大陆仅14.2公吨,价值24.9万元(2012年台蕉出口到中国大陆有629公吨),相较于过去数万公吨的香蕉出口,台湾香蕉国外竞争力早已大不如前。目前美商都乐食品公司(Dole Food Company)已经是全球重要的香蕉行销公司,从1998年开始于菲律宾海拔超过500米的高地种植超甜蕉(Sweetio Banana),平均甜度可达23,由于供货稳定、符合食安要求且品质佳,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颇受消费者欢迎,每公斤售价超过百元台币,台湾7-11也贩售他们的产品。台蕉如何融入国际香蕉供销价值链,该公司的作法,确实有许多值得台湾学习和借镜之处。

中国大陆既是世界第二大香蕉生产国,也是第二大香蕉消费国。据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中国大陆香蕉消费量超过1,400万公吨,而当地生产香蕉的实际供应量为1,290万公吨左右,因此每年香蕉进口量大约为94万公吨,主要进口国为菲律宾、厄瓜多尔和哥斯大黎加在商言商,既然中国是有潜力的市场,只要设置风险管控机制,台湾优质香蕉还是可以加强对中国大陆输出,来稳定国内香蕉产销与价格,无需过度恐中。

国际香蕉市场的市占率已经产生很大的变化,台湾政府与业界应该诚实面对,并重新评估产业未来发展方向,除了要如芒果因开发芒果冰而让芒果销售可不受产期限制外,必须在品种改良、生产技术、病害防治、储藏运输、国际市场开拓、产品多元开发与行销等方面全力投入,重新找回台蕉无可替代的竞争力,才能真正终止国内香蕉产销价格崩跌的恶梦

好文推荐

海洋保育需顾及渔民生计

惯行农法才是食安关键!

解除渔业黄牌警告 政府需做更多!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士,经济系教授。本报有删修权。本文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