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并非放弃或让步 而是找出最佳解

接纳并非放弃或让步,而是找出最佳解。(图/达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哈佛医学院的SMART压力管理训练

最具科学原理的减压生活提案!

世界级身心权威赫伯班森(Herbert Benson)认证传人

哈佛医学院(HMS)三大身心医学博士

格雷格佛里基奥内、艾伯特.杨、约翰.丹尼专文推荐!

本书作者王芳中国首位SMART压力管理培训师,也是班森教授的认证传人。她集结十余年科学研究临床案例,归纳出觉察压力、提升认知、释放情绪、唤醒热情、关注当下、整合工作生活六大模组,提供了下列压力管理生活提案,包括:

►呼吸是你应对压力最有力的武器,尤其当你发现无法掌控外部环境时。

►有意识地监测各种压力预警讯号:你的行为如何改变,情绪、身体有何不同等。

►每天练习放松反应训练(Relaxation Response, RR)1~2次,每次约20~30分钟。

►随时关注当下,开发属于自己的专注法。

►学会转念,找出负面事件的积极意义

►撰写压力应对日记、感激日记。你会发现自己并非一人,你拥有整个社会支援网路

►关心他人,练习同理心,有助于缓解你的压力。

►接受改变,用好奇心看待生活,敞开心扉面对一切可能,仔细观察,而非妄下定论

►接受你就是你,接受现在的你、此时此刻的你。

生活中的问题不会减少,但面对问题的处理态度可以不同。

为此,不要害怕压力出现,也不要害怕相同的情况再次出现。

读完这本书,你会更明白如何以科学方法减压,

随时随地保持身心健康,实现更具弹性的理想生活。

精彩书摘

压力带来的痛苦很可能超出人们能力范围,但仍会有人认为「自己本来能够做些什么」或者「应该说些什么」,事情也许就不会这么糟。这时接纳的能力就很重要;接纳并不代表放弃或让步,而是为了找出能应对当前情况的最佳方法。

大家先回想一下近期发生的一个让你感到超出能力范围的压力事件,接着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我要怎么做才能接纳这种情况?

2.如果我能以某种正面的方式影响现在的情况,那结果会变成怎样?如果结果真的变成那样,我又能做些什么?

3.从现在的情况中,我学到了什么?

4.透过这种经历,我有哪些积极方面的改变?

5.有没有其他人从类似的情况中找到积极意义?

6.透过现在这个经历,我成长了吗?

7.我能从这个经历中找出对自己有意义的事吗?

很多压力事件是复杂的,需要同时用到「解决问题」和「接纳」两种策略。例如,感冒害你错过朋友聚餐。若要解决问题,你可以另外安排聚会时间,在这种策略中,你表现出灵活性、耐心以及正面期待。而在接纳策略上,则是接受不参加聚餐的事实,并改用这个晚上舒舒服服地休息,让一切顺其自然。

而在某些情况下,负面情绪和想法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你应该允许自己有这样的体验。换句话说,有些时候伤心或失望完全没有问题。

再进一步说明,成功应对压力事件的关键,在于目的性地选择最适合你(对你最好的)的策略。尽管很多时候,人们的确应该对负面情绪和想法做出适当反应,但不必为了「总是能保持快乐」而感到压力。请记住,接纳你无法改变的现实,甚至带着悲伤的情绪,有时候反而是最好的选择。虽然我一再强调「适应性」,但它们不一定非得是「正面的」不可。例如,当你处在被虐的状况时,忍耐也是一种适应性,但忍耐是有害的。

另一方面,某些压力事件只能采用「解决问题」或「接纳」一种策略。假设你的目标是在一个月内减重几公斤,当你没有达到目标时,可能会感到挫败、失望,但你仍可以努力找出这种情况下的正面意义,设法觉察哪些态度和行为阻碍了你的减重并采取策略,之后再设法解决那些态度和行为,最终成功减重。这种情况下的接纳是以增加自我觉察为基础而来的。再举个例子,你可能没有得到梦寐以求的工作,为了缓解失落感,你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这场面试如何帮助你更确定自己的目标,以及这次的经验如何帮你改进面试技巧

此外,我们需要辨识自己使用的策略是解决问题还是接纳。首先,请试着辨识认知偏差,找出潜在消极信念。其次,用合理信念来修正这些消极信念,也就是用适当的合理信念,来取代压力引起的信念。这里的合理信念是指在控制范围内,帮你采取解决问题策略的信念,以及在控制范围外,帮你采取接纳策略的信念。与压力反应相对的是适应反应(Adaptive response),可抵消压力引起的痛苦情绪、想法和信念,不但对你最有利,通常对别人也是最有利的。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反应代表了「所有的都是我的」,适应反应代表的则是「所有的都是我们的」。从我的变成我们的;从由下至上的思考模式转变到由上至下的思考模式,能为自己与他人带来好处。

持续锻练或引导足以产生放松反应的训练,以及那些可促进健康的做法,通称压力缓冲式行为,可由上至下启动大脑皮质活动,使适应性观点更容易产生。

采用一定的策略应对压力之后,还请接着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1.我有没有集中注意力思考该如何解决问题?

2.我对自己的应对方法满意吗?

3.我为什么满意?为什么不满意?

(本文摘自《哈佛医学院的SMART压力管理训练》/方言文化)

【作者简介】

王芳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博士、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身心医学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睡眠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身心治疗师,SMART压力管理中国推广大使及首席培训师。

从事医学临床、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10余年,擅长治疗和解决精神心理相关疾病,尤其失眠(孕产妇失眠、安眠药依赖的减药停药治疗等)、忧郁症、焦虑症考试焦虑等)、强迫症、恐慌症(社交恐慌等)、惊恐发作、嗜睡等治疗。

《哈佛医学院的SMART压力管理训练》/方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