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冷气房觉得眼干鼻塞头晕 6招教你对付「空调病」

▲不想到户外晒太阳,很多人喜欢躲在冷气房。(图/达志影像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天气热,一般人都会开冷气,许多上班族更是一天超过8小时都待在空调环境中。不过,如果空调没清洗或使用不当,很可能让身体产生不适,例如鼻塞、咳嗽、头晕等。《生命时报》就访问专家,统整出6招对付「空调病」,包括「分段进出室内外」、「控制温差湿度」、「多喝温水」等。

受访的专家包括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田德祥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主任朱晓莉,以及台湾台北振兴复健医学中心健康检查科主任林雨亭台湾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主治医师陈衍良

根据报导,频繁进出冷气房,血管急速收缩、扩张,可能诱发心肌梗塞疾病,而学校办公室人口密集场所,如果使用中央空调,又不能保证空气对流,容易让病菌积存在空间内并不断散播。另外,温差也会导致过敏反应,咳嗽、打喷嚏、鼻塞、头晕等,长期鼻塞、呼吸困难会让身体酸痛、疲劳。

专家建议,每年清洗空调2至3次,在夏天使用空调前、使用过程中及不再使用后各清洗一次。在开空调时,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可以把远离空调的一扇窗户开一个小缝

专家说,空调如果长时间开着,不仅会使空气变差,还可能因为室温过低而感冒;白天连续开空调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小时,夜间不要超过2小时。另外,空调直吹身体也不好,因为这样可能导致发烧、肺炎等疾病。

▲进出冷气房最怕中阴暑。(图/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要对付「空调病」有6招,包括「分段进出室内外」、「控制温差和湿度」、「多喝温水」、「保湿工作不可少」、「给眼睛一点温暖」及「保持放松,调整呼吸」。

专家解释,分段进出法是,先在室内待3至5分钟,然后走到户外,在阴凉处待几分钟,扭扭腰、伸展身体,再进入室内;这样反复2至3次,等身体能适应室内低温,就可以留在冷气房。

另外,室内湿度保持在60%左右,如果湿度过大最好开启空调除湿功能。室内外温差也不要超过3至5度,室内温度最好在25至26度之间。

专家指出,经常待在冷气房,水分性容易流失,造成鼻腔黏膜过干,甚至引发支气管炎,所以要多补充水分,水温建议在35度至40度之间。冷气也容易使皮肤变干变皱,专家建议,洗澡后趁身体含水量较高时抹乳液,让水分留在皮肤底下;也可以在身边放一杯水或栽种植物,增加环境湿度

眼睛干涩是常见的「空调病」,除了适度滴眼药水,也可以拿温毛巾敷眼睛,有助于减缓症状。平时适度补充维生素A,也能改善眼干等不适。另外,传统中医认为温度与人的情绪有关,所以进入冷气房,温度转换的同时,情绪也会跟着波动,要养成调息的习惯,静下心来,呼吸保持细慢长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