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 老了能靠谁?长寿意识大调查

台湾人口老化速度又快又急。纵观其他国家由高龄社会进入高龄社会的时间,法国有一百一十五年可准备,日本有二十六年,而台湾比日本还少一年,在二十五年内将迈入高龄社会,二零一八年尤其是政府长照服务上路的关键。

距离二0一八年已经剩不到四年时间,台湾准备好迎接这波银发海啸吗?为了解民众是否确切知道老后生活危机,《今周刊》与世新大学共同进行「国人长寿风险意识调查」。此调查锁定应该开始准备退休生活的四十岁以上民众,呈现他们对老后生活的预期以及照护的需求。

文/今周刊女性高达九成,男性近五成低估预期寿命退休金准备不够

人类寿命越来越长,但显然民众普遍低估自己寿命。根据内政部资料,一三年国民平均寿命男性为76.69岁,女性为83.25岁。根据《今周刊》调查,男性预期自己寿命为76.91岁,女性预期自己寿命只有75.31岁。根据这份调查,仍有超过一半左右的人还没有开始准备退休金。「女性严重低估寿命,他们连现况需要的退休金都存不够,遑论未来活更久,金钱花费高过预期。」世新大学财务金融系副教授郭迺锋认为退休女性将面临多重风险。

对于老年生活最担心的事情,有六成民众最担心需要被人照顾。但问及:「你预期自己老后会有几年丧失自理能力?」有高达六成五拒绝回答或无法回答,可见多数民众远远低估失能的严重性,若与性别交叉分析,女性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能程度将高于男性。

当失能发生时,则有各四成民众认为会住在「安养机构」与「自己家」;有趣的是,若将「丧失自理时能力时,认为自己会住在哪里」与年龄做交叉分析,可以发现越年轻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住在安养机构的比例较高,四十到四十九岁有五成三民众认为能住在安养机构,反之,年龄越长越倾向住自宅,六十岁以上的受访者过半数认为即使失能也会住在自宅;郭迺锋解读,「这不见得反应未来民众对于安养机构的需求会增加,而是因为四十多岁的民众,多数未去过安养机构,不明白安养机构的生态」。

近四成担心「付不起照护费用

没有能力负担照护费用成了老年化后最头痛的项目,因此民众超过六成愿意支付额外保费,赞成政府开办长照保险法,只有两成五的民众表示反对。

台湾迈入高龄社会的过程,自然不可能是一片坦途,政府因应人口结构移位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民众认为政府应该做的准备,限制复选三项的情况下,「鼓励设置安养、照护机构」、「建构社区资源银发族在自宅安养」与「实施让老人接受看护的长期照护险」为最多人选择的项目。但是不管民众未来在何处养老,安养机构或自宅安养,不可避免的都将面临「谁来照顾我?」的问题,现在国内的照护者有二十万外劳与二万名本国劳工,面对两者的悬殊差距,超过五成民众认为应该提高国内看护比例。

政府该为高龄社会做哪些准备,则在「建构社区资源让银发族在自宅安养」与「鼓励设置安养、照护机构」呈现明显消长,虽然民众认为政府应投入更多资源普设安养机构,但台湾目前安养机构的入住率只有七成,仍有三成空床,代表台湾其实不缺安养机构;因而,郭迺锋认为,「民众真正想要的不是更多的安养机构,而是拥有品质保障的老后照顾。」

政府长照政策只照顾了近四成的人

行政院统计,去年年底,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共有二百六十九万名,其中需要照护的失智、能老人就有四十六万,占比高达17.1%。目前,这四十六万名被照护的老人,有二十一万由外劳照顾,其余就靠家庭成员自己照顾,而根据民间团体统计,政府现在的长照政策,只照顾了39.66%需要照顾的人。

不像台湾多半是大型的安养机构,比我们更快进入超高龄社会的日本,小规模、多机能的日间长照体系已经成为主流。他们认为「在地老化、在家老化」最符合人性。不仅能得到专业照顾品质,有助延缓病情进程,另一方面也能在家享受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就是因为这样,现在在日本的日照中心是「每一个国中学区都有一个」,光在东京都就有八百多个。但在全台湾,只有一百二十所日照中心,其密度和服务能量都不能比。而根据日本民调,全国民众对长照的满意度超过八成,而老人本身更是高达九成五。

台湾长照服务三大问题

台湾老人长照福利即将上路,但是政策的路是对的吗?《今周刊》指出台湾长照服务所面临的三大问题。第一:「服务人力与模式皆匮乏」;台湾的照护训练共有九万多名,但现在只有八千名的正式人力在居家服务。原因就在于这行业的薪水很低,年轻人再有服务的热忱理想也拼不过残酷的现实。第二:「政府不松绑,民间企业难投入」;政府应该要多多鼓励民间资源投入,台湾本身资源就不丰厚,希望更多民间企业愿意投入,政府就必需在法令面松绑才行。第三:「保险法不上路 长照没经费」;台湾长照资源缺乏经费,已是长年问题。「长照十年计划」在一○年开始就有一.六亿的经费缺口,到去年缺口扩大到七.三亿。因此,发展长照资源,不能只靠税收,一场大型的社会保险,不可或缺。

长照服务法正在立院协商,而保险法草案正在研拟,尚未送出行政院,预计三年后上路。当过半民意都表示支持保险法,究竟政府要如何利用这笔保险基金,让现实环境不致与人民理想间的老后生活产生悬殊差距,提高老后照护的专业品质与落实社区化,使人民真正能够「在地老化」,并致力提升国内看护的比例,值得执政者深思。

编按:本文摘自6月25日出刊之《今周刊》914期封面故事「老了,能靠谁?」同期内容除本文外,并有「预约晚美人生 六成民众忧老后没人照顾」、「政策推不动 他们自己打造『老人乐园』」、「邱文达谈长照政策 『落实在地老化』」、「长看险 慢慢买 视政策补足疗养费缺口」等系列报导,更多内容请参阅914期《今周刊》。(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资料来源:今周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