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肛交后狂腹泻 恐是杆菌性痢疾上身
不安全的性行为,除了会增加性病的风险外,也会引发杆菌性痢疾上身!根据疾管署监测资料显示,国内今年迄今发生了29例本土杆菌性痢疾确定病例,排除21例为饮食感染后,还有8例找不出原因,怀疑可能有口肛接触或肛交后口交等性行为所感染,所以,提醒民众应避免肛吻、肛交、口阴交等不安全的性行为。
▲ 口肛交后出现腹泻,恐是杆菌性痢疾上身(图/优活健康网提供)
今年迄今 共出现64例确定个案
疾管署疫调显示,该8名均为男性,年龄介于24~46岁之间,均无共通餐饮、水源或公共场所,怀疑与性行为传播有关,因此,当活跃年龄之男性族群出现腹泻、血便或腹痛等症状时,应提高警觉,审慎评估相关感染风险行为,并适时进行通报并给予相关卫教,包含个案定时服药及复诊等,而卫教个案于痊愈后仍需避免发生性行为至少7天。
今年迄今共计64例杆菌性痢疾确定病例,其中35例为境外移入病例,余29例本土病例,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本土确定病例数。
肛交、口阴交 都会增加杆菌性痢疾感染风险
杆菌性痢疾之潜伏期为12至96小时,有时长达1周,症状包括程度不等的腹泻、发烧、恶心、呕吐、痉挛及有便意,却拉不出来、血便及粘液便等症状,但部分民众呈无症状带菌者。
杆菌性痢疾主要经由粪口传染,直接或间接摄食被病人,或带菌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依据国外文献资料显示,经由同性或异性间肛吻、肛交、口阴交等性行为,可能提高感染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A型肝炎)等肠道疾病传播之风险。
最后,疾管署提醒民众,平日应养成良好之饮食及个人卫生习惯,维持单一性伴侣或减少性伴侣数量;避免肛吻、肛交、口阴交等不安全性行为,或采取适当的防护,避免口腔与阴道或肛门的直接接触,如覆盖食物的塑胶保鲜膜,可作为口交隔绝物,以避免感染;如发现身体有不适症状时速就医。
资料来源:优活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