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科技股长线优势 消费股疫后再起
文/沈安玨
上周集中市场外资买超264.64亿元,投信买超27.51亿元,自营商含避险买超4.53亿元,三大法人合计买超297.11亿元。融资减142.46亿元,融资余额2165.71亿;融券增加71,092张,融券余额514,498张,法人作多,散户偏空。上柜股票方面,外资买超56.94亿元,投信买超3.19亿元,自营商买超5.23亿元,三大法人合计买超65.35亿元。OTC融资减36.36亿元,融资余额560.96亿元,融券增加2,124张,融券余额37,732张,外资独自偏多,散户做空。
富兰克林华美第一富基金经理人周书玄表示,短线台股的表现还是受制新冠疫情的变化,应持续观察未来几周是否能有效控制住疫情的扩散,一旦防疫机制发挥效用,确诊人数若能逐日降低,则盘势可望再重新整理向上。
周书玄认为,短期内利多与利空因素皆存在,利多包含融资减幅、VIX持续下降、台指期五月十七日结算并未再破五月十二日15027低点等三项,建议投资人观察疫情变化,分散风险,并审慎乐观应变。
永丰金证券表示,大盘顺利站回16000点,市场热度不减,有利多方防守,但是量能集中在航运类股,筹码并没有得到沉淀,同时疫情变化难测,建议投资人减量经营。
疫情对台湾内需消费市场的影响较大,从五月十九日中央疫情指挥中心宣布全国进入三级警戒,多数企业启动居家上班,减少群聚,至双北再宣布五月二十四日起餐饮店禁止内用,其他县市也纷纷宣布跟进,这对餐饮、零售等服务业无疑是重大打击。
周书玄分析,若第二季消费需求突然消失,则第三季相对难再找回来,对于以外销出口为主的产业,短线影响较小,可以观察其生产基地是否在台湾,若生产工厂在台湾者,可能会因居家上班或异地分组/分流上班的影响,而延后出货。
本土疫情爆发是本波台股大回档的主因之一,五月二十二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因筛检量能不及,部分本土确诊个案须回归到确诊日期,校正回归后的每日确诊数,除了五月十七日来到四七六例高峰,余日皆在三百至四百五十例范围间,且有下降趋势。而且确诊者在隔离前的活动范围持续扩大,至截稿前,只剩离岛未传出确诊消息,但台湾地狭人稠,交通便捷,流动率相对高,未来难保有意外变化,还是管控风险为宜。
紧张气氛是身处在其中的人才感觉至深,对于全局其实无碍。永丰金证券说明,目前欧美国家逐渐接近疫苗解封,需求引擎即将发动,台湾强劲的外贸可望延续。因此,在眼前混乱中,灵活者可以短打传产强势股。如果希望稳定获利,还是建议回到经济主轴。凯基证券表示,台湾半导体业者接单续旺,现阶段尚未影响电子产业链的运作,估计对股市的影响不大,有望持续带动台股反弹行情。
有关布局方向,周书玄建议,可以电子产业五成、传统产业四成的方式,分散风险。电子产业方面看好半导体/晶圆代工、ABF载板等,传产类股则看好航运、户外休闲、金融等,由于美国成长股目前受到通膨拖累,但若通膨升温则转而看好寿险、金融类股。富兰克林华美投信提醒投资人,短线操作应分散产业与波动风险,若不知如何挑选投资标的,建议不妨可利用台股型基金作定期定额/定期不定额的投资,采中长期持续布局。
凯基台商天下基金经理人吴志文表示,电子类股方面,全球晶片荒延续,加上中美角力升温,远端设备产业链有被报复性驱动的态势,产业补库存动能将支撑台股企业维持获利能力,属供应链主战场的台湾半导体、汽车电子、伺服器等产业类股,将是长线核心配置的要角。吴志文进一步解释,在通膨升温环境中,投资有订价权,又能创造稳健现金流的企业,将是筛选投资组合的不二法门。
永丰金证券指出,上周美国公布FOMC会议纪录,已有多位FED官员提出讨论QE缩减的条件说,不过全球股市在经历美国公债殖利率飙升的考验后,对于QE缩减反而显得淡定,或许是市场对于拜登政府之后还有基础建设的利多期待。
一向有「美股风向球」之称的13F持仓最新报告出炉,主要大型投资机构第一季普遍减码科技股,而加码消费类股。法人认为,随着疫后经济重启,低基期的零售、观光等族群,短期投资价值将浮现。
美国证管会规定,资产管理规模超过一亿美元的投资机构,都要在每季结束后的四十五天内揭露持股明细,即「13F持仓报告」。由于内容来自多家知名机构法人,如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女股神的方舟投资,以及桥水、老虎、索罗斯等对冲基金,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据最新公布资料显示,机构法人第一季持仓普遍减码科技股、加码消费股。其中,索罗斯大砍科技股,比重从13.6%减至4.3%;桥水基金增加循环、非循环消费股,比重各提高四个百分点;方舟投资也增持循环消费股约一个百分点;波克夏则增持金融股逾四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股仍是法人持股大宗。以波克夏为例,科技股持仓比重41.8%,为第一大类别,方舟投资甚至增持特斯拉、Teladoc、Square、zoom等科技相关公司股票,就连索罗斯基金也大幅加码亚马逊、Google。
第一金全球大趋势基金经理人叶菀婷表示,全球经济逐步重启下,油价、原物料等大宗商品价格齐步走扬,引发通膨疑虑,造成今年来市场投资风格转变,股市震荡加剧。目前美国核心PCE虽有上扬,但是要达到联准会启动升息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
在短期通膨压力凌驾经济解封利多的情形下,叶菀婷认为,有利相关的消费股、原物料族群,特别是低基期且受惠经济重启的零售、观光旅游等行业,仍将受到资金青睐,投资人可采取短打操作。
另外,第一金投信指出,若未来通膨恐慌扫除,市场回归基本面看待,科技股在企业资本支出提升下,将有另一波行情可期。考量技术指标已经落后,科技基金加码布局时机显现,积极型投资人可单笔加码,稳健型投资人采取定期定额方式分批进场,为下半年的旺季行情铺路。
吴志文表示,台商企业在5G生态圈中扮演关键角色,其中高成长型的产业,如在先进制程领域领先全球的半导体龙头产业,较易享有订价权,并抢占未来AI、高效能运算商机;绿能产业方面,台厂具充电桩与电动车等电力动力系统与关键零组件,都将受惠客制化带来的议价权。
美国半导体联盟的成立,包括苹果、高通等美国科技大厂,另有台积电、联发科等同为成员,吴志文分析,联盟除支持美国发展半导体产业外,也展现美国企业对全球半导体生态圈的影响力,预期美国维持领先或拉大与中国科技技术差距。台商科技创新能力及5G生态圈带来科技规格升级需求,均有助台股第三波成长曲线。
国内疫情升温影响,台股持续呈现整理格局。本土疫情带来的冲击已渐渐被市场消化,在美国股市韧性的表现,及不畏QE缩减的言论下,上周五台股出现反弹,开高收高,终场上涨259.7点,上升1.62%,收16302.06点,成交量4,297.03亿,周线收红,一周大涨474.97点,涨幅达3.0%。同时上柜指数收190.87点,涨2.04%,表现不如上市。法人认为,观察台湾疫情扩散速度,短线台股仍属盘整格局,接下来将视疫情扩散变化,建议分散风险买大不买小,逢低择优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