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台股新起点

文/洪宝山

台积电创下四六六.五元的历史新高,台股终于突破12682的历史高点。三十年,几乎是二代股民协手努力,才打破这个心理魔咒悲观者认为这是另一个历史高点,应该要减码退场,但是时空背景不同,加上三十年前炒作的是资产膨胀概念,三十年后带领台股登上新高的是业绩成长,参考美股自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走了长达十年的牛市来看,科技创新驱动业绩成长的故事,是股民们能够接受且持续传颂下去,因此突破12682前高点,代表台股进入新的里程碑,值得探讨未来的发展潜力

股汇齐扬 资金行情正夯

受到美中贸易战影响,台商调整供应链,出脱中国资产、鲑鱼返乡成为进行式,二○一九年上市柜公司处分大陆子公司前十大股权金额达新台币272.8亿元,台商对中国投资占比降至38%,远低于二○一三年的64%,过去一年半来累计台商回流台湾投资已达192家,7763亿元,自然带动新台币的升值。

今年新台币自一美元兑30.106元开始升值,截至八月四日为止收29.539元,累积升值10.47%;同期台股今年累积6.71%涨幅,股汇同步上涨,可以说资金行情。如果美元指数继续弱势,新台币很有机会升破二十九元关卡,那么台股还有上涨的空间

加权指数 曾经大涨百倍

从12682历史高点的角度来看,当年新台币也适逢升值。新台币自1986年的35.95元开始升值到1992年的25.45元,升值10.5元(+29.2%),而台股就千点附近涨了一百倍,换言之,当年新台币每升值一元,相当于推升台股上涨十倍,主要是因为当时钱多,股票少,1990年上市公司才199家,到了1992年也才256家,所以加权指数在那段新台币大升值的年代整整涨了一百倍。

新台币过去二十年在彭淮南时代长期维持在30元以上的弱势货币,有如回到一九八六年代,代表着台商赴中国投资的热潮,追求低生产成本,导致台湾资金长期外流。但近期中国沿海一线城市的土地与人工成本已经追上台湾,甚至是超越台湾,这次新台币升破三十元关卡所代表的是利用中国低成本的生产模式结束,未来台湾经济要发展高质量的创新研发,这正是台积电带领台股创下13031新高点所代表的意义。

新台币有没有可能升到1992年的25.45元呢?这是有可能的,从目前美元指数跌到92.54低点,反弹的力道仍弱,依照美国的疫情已经致死十五万人,距离川普一开始预估的二十万人来看,美元指数仍有下跌的空间,不排除美元指数跌破90点关卡,自然带动新台币走升。推升台股 要靠研发创新

不过,这次新台币升值不会像一九九○年代创造一百倍的台股涨幅,因为上市柜家数加起来超过一千五百家,筹码增加了5.85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次台股的资金行情能够累积20%的涨幅算是合理的走势。那么以12682为起点来估算的话,不排除台股有挑战15218点的机会。

既然要靠研发创新推升台股,那么将来选股时可多参考一项「研发费用营收」的比值,撇开生技新药必然是研发费用高的行业特性之外,软体行业同样也是研发费用较高的行业特性,例如大宇资、宝硕系微网龙、讯连等,此外就是IP的晶心科、M31、力旺、智原等。然后接下来看到的一堆IC设计公司,例如扬智金丽科、笙科、原相、联发科瑞昱禾瑞亚等,也难怪高价股大多出现在这些行业,可见得在台股想要选到股价涨到三位数以上的话,可以从生技、软体、IC设计等族群下功夫

投资趋势 倾向存股配息

2008年金融海啸让联准会营造十年长期的利率时代,台股的投资观念逐渐向高现金股利殖利率靠拢,存股族逐渐增加,造成台股的筹码逐渐稳定,而且也比较不惧怕高价套牢,因为买进的原因并非想赚取价差,而是追求长期平均成本以及复利的降低手中持股成本,累积更多的持股,达到类似外资一样的零成本、高持股数操作法

如今在COVID-19疫情再一次给了联准会创造长期零利率的环境,连没有利息的黄金都已经突破二千美元,朝三千美元的关卡挑战,因此想战胜后12682点时代的操盘术,仍可以寻找现金股息殖利率大于6%的个股。

【更多精采内容,请见《理财周刊》1041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