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刊/物极必反 极端气候市场启示录

全球气候呈现「物极必反」的现象,牵动原物料走势塑化族群会不会演出大逆转;而当散装航运市场重新洗牌,台湾业者会不会翻身?

文.冯泉富

去年八月份联合国的世界气象组织表示,2015年上半年地球平均气温是1880年以来最高的一年,比起二十世纪要高出摄氏0.85度,也比过去最高纪录的2010年上升了0.09度。尤其「圣婴现象」威力强大,专家说影响可能会一直延续到冬天,由观测数据估计会出现「暖冬」。

从全球气候翻转看油价物极必反

日本气象厅还说,2015年的超级圣婴恐怕会延续到整个冬季,换句话说,冬天北半球应该会呈现异常「暖和」的天气。而在一月十五日以前,天气大致上也符合预测。不少百货商场销售(冬衣)的厂商抱怨业绩为近年来最差,库存攀升无法避免。

不过,言犹在耳,一月二十三日出现全球大翻转。全台二十九个气象站,几乎都打破今年入冬以来最低温纪录,霸王级寒流持续发威,让全台降到10度以下,新竹尖石区最低2.8度,新北淡水3.8度,台北也只有4度,全台多处奇迹式的降雪。中国、日本、美国也不遑多让。

美国华府地区积雪超过六十公分,二十四日止至少已有六州加上华盛顿特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约七千六百个航班遭取消。有二十州超过八千五百万人,笼罩在超强暴风雪的威胁当中。

同时,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创下摄氏零下49.1度,连续四天刷新纪录;大陆逾九成国土温度跌破摄氏零度。这让人们见识到气候的无常与自然界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气候无常的大翻转似乎也应验在国际原油价格的「物极必反」。

股神巴菲特逆势加码炼油大厂

在全球几乎所有专业机构一致对油价悲观看待之下,一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油价出现了报复性反弹,纽约原油两日累计涨幅达13.5%。拜近期超级暴风雪带动暖气需求之赐,美国当地天然气价格已推升到每百万BTU(英制热单位)五美元之上。

也许投资人直觉地认为油价反弹是因气候变冷,热燃油需求上升所带动。我们无法否认气候为原因之一,但是更早之前(一月十三日),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掌控的投资控股公司柏克夏海瑟威再度申报斥资3.9亿美元,加码炼油大厂Phillips 66,2016年开春以来已大买510万股,累计总持股已达6658.4万股,持股比率拉高至12.3%的新高。

以巴菲特擅长的「价值投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国际油价强弹并非只是气候因素如此单纯。无独有偶,金融巨鳄索罗斯先前也逆着下跌趋势,独排众议看好能源等原物料走势。

专家指出,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当大家都朝同一方向前进时,最能得利的是朝反方向前进的人。而以当前的情况来看,全球法人机构对油价都是看空,有人甚至预测会跌到个位数,这也代表继续做空油价,误判的机率大。

顺着以上的逻辑,倍受压抑的国际五大泛用树脂─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ABS树脂等,报价是否开始连动上扬?值得关注。我国塑胶原料业生产的五大泛用树脂产值约占整体塑胶原料业45%,聚酯粒与尼龙粒则占将近30%。如果报价跟随原油价格反弹,可能拉高两大族群第一季毛利率的想像空间。

台湾巴菲特会压宝台塑集团?

当然,部分塑化、纺纤的股价就容易转趋活泼,有利于擅长短打的投资人。认同巴菲特看法的人更应关注台塑集团,因为Phillips 66的产品与整个台塑集团几乎一样。

观察台塑(1301)过去二十五年,历经台股万点崩盘、两岸飞弹危机、亚洲金融风暴、国际网路泡沫破灭、国际原油价格爆涨、金融海啸、欧债风暴、一年半来原油大跌,似乎都撼动不了台塑的营运,没有一年亏损

再切的更细微一点,若以季度观察,有三次出现季度亏损;包括2008年第四季(金融海啸),2012年第二季(欧债风暴),2014年第四季(美国QE宣布退场)。这三次都有共同点,就是因为油价短线急跌拖累塑胶原料报价,必须提列库存跌价损失。除此之外,不论国际原油价格是缓涨、急涨、缓跌,台塑依然获利;虽然景气循环有淡旺高低,它仍是常胜军,难怪市场常将它视为「长期存股」的好标的。

台塑集团为一贯化生产的原料厂,具有成本控制及料源供货上的优势。虽然目前塑化需求不佳,却无损于它的竞争力,原因包括:2016年乙烯供给吃紧的程度不若2015年严重,台塑成本压力可望降低,公司持续发展毛利率较高的差异化产品,有助获利提升,油价回升至每桶七十美元之前,占台塑营收四成的PE、PP、PVC等产品仍较中国煤化工业者具成本优势。

从反圣婴现象看原物料:物极必反

美国乙烷价格与油价同步走低,台塑美国厂获利仍佳,预期2016年获利贡献维持约六十亿的水准,而2018年新产能开出则具长期成长题材。短线操作也许无利可图,但以现金殖利率的角度,仍有利于长线投资者。

至于二线塑化厂,包括台聚、亚聚、华夏、台苯、国乔、联成,整体产品报价随本波油价连动推升的机率大,惟受惠程度不一,可能强弱有别,必须参考技术面因素。

极端气候的来临不是今天才知道,也不会仅止于目前;甚至于国际气象机构预测往后将成为常态。专家指出圣婴现象(El Nino)在目前冬季迈入高峰,另一异常气候—反圣婴现象(La Nina)即将到来,而且将对农产品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根据澳洲及日本政府近期的预测显示,目前圣婴现象可能已达到最高点,随着东太平洋海平面下的温度降低,圣婴现象在今年上半年将减弱,但反圣婴现象将随之而来。(文未完)

【详细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805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