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忠/ 天价香蕉是福?是祸?

文/李武忠

近来到市场欲购买香蕉消费者看到每根香蕉高达20多元的售价与先前每根香蕉约8-10元相较确实高出甚多,很多人买不下手,尽管蕉农笑呵呵,但是这样的现象是否合理政府应多加留意;特别是近来跨国公司都乐(Dole)成功将国外产香蕉打入国内零售通路之际,若台蕉全年供货不稳定且价格波动太大,是否因而让消费者转而购买由国外进口的菲律宾香蕉,给外国香蕉站稳国内消费市场(包括零售通路)带来契机,反不利台蕉的长远行销值得业界深思

目前国内香蕉产地零售价格飙高原因根据业者说法系因为今年遭受到两次风灾病虫害入秋晚熟等影响致使产量大幅减少(冬蕉产量比往年少6成)供不应求所造成,应该属短期现象,等1、2个星期后南部蕉开始出货价格理应回稳,如何避免盘商从中操控造成价格回稳出现时间上的落迟(Lag),值得外界持续来关注。

每当国内产品价格飙涨时获利部分多数进入盘商口袋,少部分才与农民分享,一旦市售农产品价格暴跌时政府部门为稳定农民收入会启动补助机制(如九五机制即国产农产品价格低于直接成本95%时,视产品特性采取收购、加工、冷藏、制作有机肥饲料,以及销毁等措施,以保障农民权益),也只少部分直接让农民受惠,但是这些费用却由全民买单,造成部分民众对于政府慷全民之凯来照顾农民,致使农民容易养成过度依赖政府表达负面的看法。

事实上根据研究显示台湾农产品暨相关产品获利只有不到两成进入农民口袋比率明显偏低,农产品长期遭到盘商垄断,国内农产品产销供应链确实需要进行全面变革。遗憾的是虽然台湾的IT产业国际闻名,政府却无力借此建立生产和消费端直接对话的平台,让双方都能获得合理的回报。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88论坛粉丝团」看更多!

尽管目前国内香蕉售价惊人但非独行独市,从长远来看台湾香蕉行情还是会从公主变回灰姑娘,在国内香蕉出口大量萎缩(2014出口量仅4千公吨不及全盛期40多万公吨的百分之一)之际,想要有所突破,除了稳定全年供应量、价格、品质外,还需突破传统交易方式建构新的行销通路,农民不能因为老是因市场资讯不对称而沦为运销商宰割的鱼肉

鉴于互联网、物联网等新科技兴起,带动新的行销模式,台湾香蕉行销也要跟上潮流,例如近来「天猫国际」采高于市价直接与国内农民契作,透过网购直接将收成的台农71号益香米卖到中国,受到农民欢迎,也开创了新的农产品行销管道,尽管外界对此有不同解读,但是对农民而言卖给谁不重要,卖什么价格才是重点。

至于可能产生的买卖纠纷与政治风险,则有赖政府尽早建立纠纷仲裁预警与风险管控机制才能驱吉避凶。除了稻米,国内其他具本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如香蕉、芒果等也可以借由新科技方式,为台湾农业找到新出路口。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