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忠/「天猫国际」插旗国内农产是福?是祸?

花莲玉里稻农与Payeasy、天猫国际合作,把台湾米首卖大陆「双11光棍节」。(图/Payeasy提供,下同)

文/李武忠

中国阿里巴巴旗下网路购物平台「天猫国际」(Tmall Global)透过台湾网购平台Pay Easy与花莲、台中稻契作种植台农71号益香米,收割后透过网购直接卖到中国,在国内引发热议,各界也有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国内农作价格长期被盘商把持且台湾农民不擅长行销,使得稻农收入偏低,农政官员还公开呼吁要抛弃农业以水稻为主的思考逻辑。

此次「天猫国际」采契方式对于农民来讲是一大保障加以收购价每公顷新台币25万元,比传统农民交给粮商的价格还多出10万元收益,除了可以增加收入也希望能把台湾好米行销到对岸与广大的大陆同胞分享,多数农民对此也多表达欢迎态度,何况当事人也公开澄清「两岸政府没有介入,也没有补贴」,无需泛政治化,毕竟对农民来说卖给谁不重要,卖什么价格才是重点。

反对者则认为中国对台商业活动,绝不是单纯的商业取向,此次采购跳过农会地方政府直接与农民契作,而农会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生产者(农民)与消费者之间桥梁的角色,也是台湾传统农村最基层动员组织,在历届选举中都扮演地方桩脚的重要角色。

一旦中国契作成为常态,成为台湾农民主要收益来源,传统农会组织功能被弱化边缘化的结果将导致中国企业「间接」左右台湾的选举、政治生态与国内粮食安全,国人不能没有忧患意识。

持平而论,角度不同看到的景致也不同难谓对错。只是政府每年花数十亿公帑向农民保价收购稻米花钱储存稻米,再花钱请米厂和粮商帮忙消化,此种治标不治本的公粮收购制度早就应该调整,不应继续放任下去。尤其台湾产品行销确实是整个产销供应链中最弱的一环,农产品长期遭到盘商垄乱亦属实情

据统计台湾农产品暨相关产品获利只有不到两成进入农民口袋比率明显偏低需要大力改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新科技兴起,带动新的行销模式,光中国去年透过农产品网路交易总额即超过1000亿人民币且正快速成长中,商机无限,台湾农业行销也需要跟上潮流,积极开发网路行销通路

但是因为两岸关系特殊且未建立两岸农产纠纷仲裁预警与避险机制,此种新的两岸农产品行销模式固然带来庞大的商机,但是其背后所潜藏风险值得台湾官方重视,提早因应;尤其一眛把国内生产的农渔产品输往对岸,可能因而延缓了国内迫切需要进行的农地总体规划管理利用、产业人力结构调整、产销制度改革、生产技术全面升级、离农优惠措施推动等并不利台湾农业的永续发展。

自己农民靠自己照顾,鉴于中国采购稻米、虱目鱼均采契作方式深受国内农渔民欢迎,我国农政机关应该积极媒合企业、厂商与农民采取契作模式并订定相关管理规范,借此提高国内农产品品质以及稳定农民收入。而为避免影响国内粮食安全,我国政府应该立即针对网路行销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管控,而不是放任为之也才能将「天猫国际」插旗国内农产品可能带来的风险化为商机,别重蹈红色供应链覆辙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