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忠/非法渔业让台湾成国际海洋社会边缘人?
▲面对国际新的渔获登记制度,台湾渔民及政府皆应遵守规范,以免渔产品遭到全球抵制,沦为国际海洋社会边缘人!(Photo by tonykccc/flicker/示意图)
文/李武忠
受到滥捕、气候变迁等影响全球渔业资源大幅减少,其中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IUU)捕鱼,每年从海洋中掠夺高达2,600万公吨渔获,金额达235亿美元,已经严重损害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了可持续管理渔业的努力,也影响到守法渔民的权益与生计。如何遏止非法渔业活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
降低IUU渔业活动的方法,除了提升政府行政效率、监管质量(为每艘渔船制定唯一的识别码)、法治和腐败控制的方式外,也可以从降低从事IUU渔业的诱因,如:减少他们的收入、增加运营成本、增加风险成本等着手。而世界粮农组织(FAO)为有效遏止日益猖獗的非法渔业活动,于日前完成新的渔获登记制度自愿准则草案(Voluntary Guidelines for Catch Documentation Schemes),将透过新的电子登录系统,从「海洋到餐盘」全程追踪于海洋或淡水海域所捕捞的渔获,以阻止非法捕捞渔获物进入全球水产供应链。该草案即将于该联合国机构两年一次的管理大会(2017年7月3日至8日)提请所有粮农组织成员予以通过,将可更进一步防止非法捕捞的渔获进入国内或国际市场销售。
新渔获登记制度(CDS)基本概念是:渔产品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为合法捕获,符合相关法律规范并予以登录;此后,无论在国内或国际进行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该原始证书档将一直伴随该渔产品,只有具备有效档的渔产品,才可以出口或买卖到有渔获登记制度要求的市场。
新的准则将建议采用纸质档以外的方法,以便将渔产品运输的资讯完整记录在数位系统中,供渔产品价值链的任何环节参考,进而减少行政负担及减少造假的机会。由于该准则要求各国遵守现行的国际法及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各项协定,因此依靠这些准则制定渔获登记制度,将使各国避免不必要的贸易纠纷及不必要的贸易障碍。台湾虽非FAO会员国,但是身为重要捕鱼国家,还是应该遵守国际规范并及早因应。
随着科技进步(如Google开设显示全球渔船位置的网站)及国际对非法捕鱼活动的全力防堵,想从事海上非法渔业活动的困难度与风险也越来越高,而台湾过去在非法捕鱼、洗渔、权宜国籍渔船(Flag of Convenience)、虐待外籍渔工等,曾遭到国际关切。面对新的国际渔业管理制度实施,我国政府官员、渔民及船公司都应该早日调整心态,去除侥幸心理,好好遵守国际规范,以免渔产品遭到国外抵制,甚至沦为国际海洋社会的边缘人!
好文推蔫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士,经济系教授,本文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