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史话-「二刘不合」源于「湘淮不合」

1895年2月8日,日军第六师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召开动员大会。(新华社)

一八九五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才深刻领悟官场要角们不团结的痛楚,虽然当时左宗棠已逝世十年,「湘淮不合」依旧危害晚清政局,这一点诚是我们后人当以史为鉴的,当知唯有团结才有力量

古人常言:「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诚是至理名言,陈星聚是清晚期河南省临颖县人,官途并未像同时代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等那么顺遂当上大官,只是做到地方小官的福建省台北知府。但不可否认,陈星聚他长期任淡水厅同知到台北府知府时,对台湾有巨大的历史贡献。然则,也因为台北府知府并非「封疆大吏」之类大官,做起事来若遇到顶头上司之间的不合,做下属的陈星聚也确实左右难为。

两位上司不合

陈星聚任于台北知府时,他的两位上司,台湾道台大人刘璈,与中法越南战争被派来台督战的钦差刘铭传刘大人等两位上司间的不合,使陈星聚做事与为民请命的立场都左右难为之无力感,甚至最后很可能因此而忧闷以终。

要介绍陈星聚与刘铭传、刘璈两人之间的不合,必须要从清代晚期政坛上出现「湘淮不合」也就是湘系势力与淮系势力两大派系恶斗的不良政治风气谈起。

刘铭传属于淮系人马,刘璈是出身左宗棠部的湘系人马,这两人注定在当时官场风气上会上演一出刻意不合的大戏,同时使得属下们左右为难。而要谈「湘淮不合」的现象,又要从晚清的太平天国捻军乱事开始谈起。

清晚期,帝国动荡不安,乱事多起。若看过由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主演的电影「投名状」,就可大概知道那是个普遍吃不饱穿不暖,饿孚遍地的时代,这正是乱事爆发的乱世温床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南方有太平天国、北方有捻军动乱。陈星聚正是在捻军杀到家乡河南省临颍县时,他率领乡中民团抵抗捻军入侵保家卫乡,因而为朝廷功选授知县起家

在官场上,陈星聚以干练有能获知于长官,也见重于乡绅,悦服小民。海防吃紧之际,被派任为台湾淡水厅同知,展开他在台湾任官,对台湾卓有贡献的后半生。

北方的捻军之乱对清帝国造成的威胁,仅次于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战祸长达十四年,遍及十三个省,几乎动摇清朝的国本太平军事件显示出清朝的国防军,也就是八旗与绿营军的腐化,朝廷无兵可用,只得命曾国藩办理地方军团的「湘军」来抵抗太平军。曾国藩是湖南人,「湘」是湖南的简称,这个军团几乎是湖南人组成的。

可是后来曾国藩领导下的湘军真的平定了太平天国,却又是功高震主,引起朝廷当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掌权派猜忌,曾国藩遂号称解散湘军,个人逐渐淡出官场。

派系勾心斗角

与湘军差不多同时,李鸿章也受朝廷命令回老家组织地方军团抵抗太平天国,李鸿章是安徽人,安徽简称皖或简称淮,李鸿章组成的安徽军团就称为「淮军」。在太平军乱事后期,湘军跟淮军基本上就成了朝廷仰仗的两股地方势力。

曾国藩与李鸿章也因此成了朝中有力人士,他们所举荐的朝中或地方官员,朝廷中基本上都采用之。辈分上李鸿章虽然算是曾国藩的学生,但因为曾国藩的湘军与李鸿章的淮军在平定太平军乱事时互相抢功劳,彼此猜忌,在战场上越来越不合,到后期无论打捻军或打太平军,几乎是各打各的,连带的曾国藩与李鸿章所举荐的朝中或地方官员们也逐渐分为「湘军派」与「淮军派」,或称为「湘系、淮系」,两大派系在官场上彼此勾心斗角,这就是清朝晚期「湘淮不合」的历史背景

左宗棠也是湖南人势力中平定太平天国时的一员要角,但他与自己的老乡曾国藩常常意见不合,两人虽同样是湖南人,却互有心结,这点朝廷看在眼里。

所以当朝廷猜忌曾国藩,逼使曾国藩号称解散湘军并宣布退休淡出官场后,「人不亲土亲」,部分的湖南人就转投效左宗棠,加上左宗棠的嫡系人马,这股以左宗棠为首的新湖南人集团,被称为新湘军或仍称湘军,文武官员派系也仍是湘系。但是,左宗棠也跟安徽人李鸿章不合,官场上两股势力仍旧明争暗斗。

所以当创办湘军平定太平军有功却功高震主的曾国藩个人忧谗畏讥,解散手下大部分湘军后,湖南人势力的湘系官员仍在,只是改以左宗棠等人为首,并仍旧与安徽人集团的李鸿章淮系势力,几乎是公开地不合。「湘淮不合」在曾国藩之后,仍然继续危害到1894-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两国之战,其实几乎只有李鸿章的淮军系参战,湘军初期只是袖手旁观几乎不参战。

譬如有名的中日黄海海战,只看到李鸿章的淮军系北洋水师在与日本海军奋战,而当时湘军系的南洋水师居然不参战、其他的福建水师、广东水师也同样不参战。一八九五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才深刻领悟官场要角们不团结的痛楚,虽然当时左宗棠已逝世十年,「湘淮不合」依旧危害晚清政局,这一点诚是我们后人当以史为鉴的,当知唯有团结才有力量。

时间从一八九五回溯约十年前,中法越南战争乃至于发生在台湾的「西仔反」台湾抗法战争,主要以湘军系的军力为主,李鸿章的淮军系未参与战争,李鸿章本人也倾向主和,原因或许很复杂,但不可否认似乎也有点与湘军系作对的意味。当中法越南战争发生之际,湘军系与淮军系的大小官员们不但互相掣肘,还互抢功劳。(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