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国人切莫轻忽「庶民经济」

▲笔者认为庶民经济看起来卑之无甚高论,其实内涵深且广,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图/记者洪正达摄)

马凯社会企业公约基金会创办人,经济评论家,《经济日报》前总主笔中华经济研究院前研究员。

一场原本蓝营十拿九稳可以重执政权的选战,被半路杀出的台湾首富搅乱一池春水,在同伙兄弟间掀起你死我活的惨烈斗争。我们不禁为这个已被不称职的领导者作践30多年、可能因此又翻身无望的台湾,而深蹙眉头。

1124韩国瑜能横空出世,在绿色执政20多年的高雄市,从毫无机会到卷起无人能敌的狂潮,激荡全台,他高喊的口号,「货出得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确实起了极大的作用;而这也正是他能够打动人心的根本关键。

但何以如此简单通俗的一句话,就能发出翻天覆地的巨力?因为它背后藏着一个根本的道理,却无人闻问。其所以蕴涵着无比巨力,乃因它一语道破今天大多数台湾子民,尤其是长期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而且看来永难翻身的那一大群与奢华享受绝缘、距明星学区遥远,却每日为养家活口、为子女的成长与生涯而胼手胝足、拼斗挣扎的那以千万计的我们的同胞,那一大群永不敢奢想成为权贵、富豪、社会精英的无数庶民内心的苦楚辛酸、那最卑微的希望:「让大家多挣点钱、过上一点好日子吧!」

这一群庶民如此众多、期望又如此殷切,正反映着一个残酷的事实:台湾的子民30多年来从充满希望乐土,坠入无法翻身的地狱,而且眼前看不到一线光明的曙光。所以一句发大财就立刻引起强大的共鸣、掀起壮阔的波涛、遏抑不住要欢呼踊跃的激动。

这究竟是谁为为之?孰令致之?30多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这就跟专家名嘴鄙夷不屑的「客厅工厂」大有交涉了。1960年代的台湾,饱受战火摧残,百废待兴,除了政府官员与少数得天独厚的地主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一穷二白的庶民。就在此艰困时刻,几位经济学家建言进行第一次经济自由化,引进国外夕阳产业机具设备及原材料,利用大量廉价劳力发展加工出口业,带动经济一飞冲天,开启了辉煌的30年。

真正的功臣并不是富商巨贾财团,而是勤俭上进的无数庶民。因为加工出口业,正如专家所瞧不起的圣诞灯组装,都是小型而技术层级低的生产模式,并不仰赖昂贵又有大规模经济的设备;所以几乎全是家庭型的中小企业,老板带着几个伙伴孜孜矻矻工作,彼此同甘共苦,收入也相去无几;而且多半在住家附近甚至就在院子客厅里开起工来,所谓「客厅即工厂」,就指的是这么一回事。由于整个经济高速成长,大家的收入又差不多,所得分配愈趋平均,因而所有的庶民都能共用其利,人人的前途都充满光明。

但30年前,一切都改变了;不止是改变而已,是完全背道而驰。导火线是,台湾内外环境遽变,加工出口业快速外移殆尽;绝大多数赖以为生的庶民们顿失依恃,不知要何去何从。而主政者30年间亦皆懵然无知,自以为是地胡乱冲撞;在盲目追随时髦流行的跟风行动下,不再顾念庶民发展,全力推动资本与技术密集度高的所谓科技产业,并对大资本家的聚敛及财团的扩张毫不在意乃至姑息纵容。

▲高雄市长韩国瑜在6月中的新竹造势时再次强调发展「庶民经济」重要性。(图/ETtoday摄影中心摄)

由于彼等原本就有强大的规模经济,或者善藉其官商关系垄断取利;因而市场即逐步被多用资本及技术人才,而雇用少量基层劳动力的大企业、大财团宰制。饱受排挤的中小企业及服务业所能分得的资源本已不多,更受到政府百般歧视与打压,率多沦为经济的弱势者;然而这又正是众多庶民的生计所依。所得分配亦随此趋势而日益悬殊;于是在经济成长牛步化的同时,成长的果实又向少数人集中,众多的庶民乃成为被牺牲的刍狗

回顾这一页残酷的历史,方能深切领会何以韩国瑜会高谈1960年代的庶民经济;也更了然那些专家、名嘴耻笑「客厅即工厂」、鄙夷手工组装圣诞灯之无知与可笑;也才能体会那一大群庶民听到「发大财」时心头的激动与渴望。

深懔于此,我们也方才知道发展庶民经济的真正意涵与做法。那就是,要让深陷底层、久矣不抱希望的千万台湾子民可以昂头挺胸、勇往直前,追求本应拥有的公平机会。具体而言,就是要反其道而行:首先,完全摒弃长年独惠科技产业与金融业的歧视政策,让傅统产业、服务业尤其是大量中小企业能够同沾雨露。但为了扭转数十年所造成的偏差,更要大力扶持以同样资金投入可创造较多就业机会的产业;让更多庶民可以得到报酬更优的工作机会。

其次,由于中小企业雇用最多基层劳力,也是绝大多数庶民生计之所依,因此要以更大力度助其提高竞争力,以国家力量协助其发展扩张。与此同时,全盘导正目前不利于偏乡穷家子弟,又彻底摧毁技职体系的教育制度,让下一代的技术能力及知识水准全面提升,对于中小企业与一般庶民未来的发展都大有助益

再次,多年来台湾的租税负担率全球最低,但所得税在税收中所占的比重则明显偏高,显示租税轻加于资产拥有者,而对仰赖劳心劳力所得者则需索过度;这又对庶民造成最不公平的伤害。要庶民得到起码的公道,必须课征房地产税等资产持有税,比照先进国家,在适度的豁免之下累进课征;同时合理降低个人所得税,减轻一般庶民的负担。

最后,真要解除众多的庶民30年来噩梦一般的际遇,根本之道就是重新恢复台湾经济的活力,找到足以让台湾再度振翅高飞策略。因为只有经济再度快速成长,在平均的分配之下,庶民的生活才能获得改善。眼前最方便的策略,就是全面松绑、大力推动自由化,让台湾成为自由岛。

庶民经济看起来卑之无甚高论,其实内涵深且广,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热门点阅》

►不是募兵、也不是征兵 台湾需要的是「学兵

►零到六岁的孩子 国家养?

►看更多【马凯】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