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肥胖与贪腐

(图/本报系资料照片

4年前《纽约时报报导〈他们掌权,豪夺百万〉,列名多位涉及贪腐及洗钱的外国政要,并详述美国司法部努力追查其犯罪资产。其中头三号人物,除了排名第二的前总统陈水扁之外,另两位都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兹别克乌克兰)的权贵

苏联解体后成立的15个独立国家,虽然表面上多数都有民主选举制度,但实质法治不够成熟的环境,给了权贵们贪腐的舒适空间。国际透明组织历年发布的「贪污感知指数」调查中,这些加盟共和国的表现几乎都不尽理想,排名都在百位以后。然而,这些贪腐指数的国际排名,大多仅限于「感知」。仅有少数如前述被《纽约时报》揭发的部分案例,有凭有据。

当然,苦无实证是法律的事,雪亮目光却是长在人们眼中。至于雪亮眼睛如何「心证」贪腐呢?最近一篇发表在学术期刊《转型经济与制度改革》的研究指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官员肥胖与贪腐有统计上的显著关系。当无法查找权贵官员的开支纪录时,人们眼中的肥胖,就是「严重贪腐」的可量度指标

这篇论文名为〈后苏联国家政客肥胖与贪腐〉,是由法国蒙彼利埃商学院教授布拉瓦茨基进行的研究。他搜集15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299名内阁成员照片,以机器学习的演算法估计他们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并以监察贪污的国际透明组织、世界银行和公共诚信指数等计算各国的贪污程度,发现平均体重较高的内阁与所属国家贪污程度「有高度相关性」。

文中发现,299名高官中只有10人(3%)体重正常,相反地,有96人(32%)被判断为严重肥胖(BMI指数大于35)。其中波罗的海三国的贪污程度最轻微,其官员亦是最瘦;乌克兰和中亚国家的官员身形则最庞大。15国当中,乌兹别克内阁官员的平均BMI最高(35.5),贪污认知指数为22(愈低代表愈不清廉)。此外,研究还发现各国内阁官员与庶民百姓的平均体重成反比。

文中还援引两年前的《比较经济学期刊》中的一篇论文〈瑞士表循环——中国官员换届的贪污行为〉,是由上海复旦大学及北京长江商学院两位教授所进行的研究。他们利用1993至2012年横跨20年的实证数据生动地描述中国大陆官场「换届腐败」的情况,包括在1996/97、2001/02及2006/07年的政府换届,中国大陆及香港的瑞士表销量都有不寻常的可观增长。这种风气至2011/12年的换届期,因为政治上的打贪反腐及社交网路普及,便黯然失色。因为网民会举报一些配戴与收入明显不成比例的奢侈手表眼镜的官员,例如有「表哥」之称、在不同场合佩戴不同名牌手表的前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

然而,在宏观数据不可得、微观财产申报不完全的情形下,利用肥胖判断贪腐,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毕竟,肥头大耳、脑满肠肥的形象,与尸位素餐、无所用心的官场丑态的连结,可能是千年历史以来人们经验逐渐累积所形成的传统智慧

台湾民选政治人物数十年,人们也慢慢累积经验观察,肥胖的政客似乎以执政的政党为多。有些偏瘦的政客掌权后,体态逐渐「幸福肥」。相反地,有些过胖的政客在所属政党在野后,竟然身形体态也恢复得较为正常。号称民主国家如有这种执政党政客的BMI指数高于在野党,以及肥胖增量与财产申报增量高度相关的现象,按照布拉瓦茨基教授的研究,可能也是贪腐指标恶化的一个警讯选民们若是愈深谙此理,支持成立特侦组查高官贪腐的信念,就会更坚定。(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