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市场洞察-美中角力持续 科技题材、多元债受青睐
近来投资议题持续围绕新冠疫情、政策支撑与地缘政治三个面向,疫苗研发进度超前,一定程度舒缓市场对疫情扩散的担忧,各国央行前所未见的宽松货币与刺激财政措施,不仅挹注充沛流动性,亦有效提振市场信心,伴随中美欧等主要经济体8月PMI持续站稳50大关,一方面确认了景气复苏周期,另一方面更激励全球股市表现亮眼。未来行情的延续力道除关注基本面回温速度之外,美国大选延伸而至的美中角力,亦不容忽视。
聚焦美中角力、货币政策
几经波折,中美终于顺利恢复谈判,根据首轮双方协议,大陆承诺未来两年将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购2千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及服务,范围涵盖能源、农产品以及制造业产品等,惟采购进度受疫情影响大为落后,根据截至今年上半年的官方统计数据,美国出口至大陆的相关产品及服务较2017年同期下滑16%,这也意味中方若要达成首年目标,未来几个月势必要加大购买力度,这也让美中的紧张关系能否适度和缓,尚待进一步观察。
但双方重演过去两年全面贸易战互加关税的可能性已大幅降低,也意味在美国大选之前,双方的角力议题将局限于5G科技、资本流动、国家安全等特定产业议题,对于金融市场而言将是讯息面干扰为主。
随着全球货币供给维持两位数成长,以及总体数据渐入佳境,市场对于通膨预期确有攀升之势,其中美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已由8月初的0.52%逐步走扬至逼近0.7%,回顾过往联准会在2012年首次宣布将通膨目标设定为2%,但自采用该通膨目标以来,美国平均通膨率仅为1.4%,而未来是否转为推动平均通膨目标以避免经济陷入日本化,或容忍通膨超过2.5%将备受市场关注,倘若未来货币政策重心为积极刺激通膨回升,可考虑适度在中长期资产配置组合纳入抗通膨,或是规避利率上升风险的投资工具。
中长期纳入抗通膨工具
尽管财报季已步入尾声,但企业优于预期的表现,引领市场持续上修其未来12个月获利预估,在美股领头羊的带动下,类股及区域也获得轮动的契机,受惠疫情结构转变的科技类股更深获投资人青睐。
以摩根大通证券统计显示,美国标普500科技类股ROE高达20%,优于标普500指数的12%,三年EPS成长平均值为24%,亦较标普500指数的20%出色,显示在成长题材面、企业体质与基本面走向均相对突出,适逢旺季效应仍可分批布局。此外,在政策空窗期与追价动能钝化下,现阶段运用多元化债券收益等核心配置,将是稳健参与未来投资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