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疾病 慢性鼻窦炎新知与治疗

南市医院耳鼻喉科团队强调,治疗慢性鼻窦炎和气喘一样,除了靠医师的诊断治疗,更仰赖病患养成良好的药物顺从性。(图/记者林悦摄)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台南市立医院耳鼻喉科王镫庆医师表示,慢性鼻窦炎是十分常见的疾病症状很多元,从慢性咳嗽到鼻塞甚至是影响日常工作,让人很困扰,其成因十分复杂,包括菌膜产生干扰抗生素作用、人体免疫细胞辨识细菌的能力、超级抗原形成、霉菌感染、慢性骨炎、联合呼吸道疾病或是阿斯匹灵过敏等,可谓族繁不及备载。

王镫庆医师表示,临床习惯将慢性鼻窦炎分成合并鼻息肉以及无鼻息肉两大类。若立足于西方人的观点,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罹病者体内免疫反应主要以第二型路径为主,会产生大量嗜酸性球浸润。有较高的机率同时罹患气喘及阿斯匹灵过敏,症状较严重且手术复发率高,治疗上需加强类固醇的使用。

相对的,无鼻息肉的病患以第一型免疫路径为主,组织以嗜中性球浸润为主,可使用类固醇喷剂配合低剂量巨环类抗生素当作免疫调节。但长江以南地区华人的鼻息肉组织嗜酸性球浸润的情形较轻微,治疗方式可能和西方世界不尽相同。

治疗慢性鼻窦炎至少需进行最大药物治疗3个月,若效果不彰再考虑手术,这是目前的共识。手术的目的在于「重塑」鼻窦的引流管道,借此提升喷剂药物分布的效率,且增加洗鼻的效果以避免细菌移生(colonization)。因此手术的角色辅助药物治疗,单纯手术治疗无法完全控制慢性鼻窦炎。除了发展已纯熟的内视镜手术,目前尚有鼻窦口气球扩张术,或是更新的可吸收式鼻内类固醇支架放置提供选择,惟目前台湾尚无引进。慢性鼻窦炎,单独接受手术治疗很难完全治愈疾病,据统计,经手术后5年内有20%左右的患者会因为疾病复发再次手术。在这些顽固型慢性鼻窦炎的病患,应该积极寻找可能潜在的合并症。一些免疫疾病,例如结缔组织病、韦格那氏肉芽肿多发性血管炎等,或是免疫机能缺陷,例如爱滋病,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等,都可能以顽固型慢性鼻窦炎表现。

反复发作亦可能是传统鼻喷剂,无法有效散播药物到达鼻窦深处以致影响药效的发挥,故新一代的双向气流装置,类固醇冲洗液或是脉冲蒸雾机能提高携带药物的效能。此外新开发的生物制剂包括抗IL-4,IL-5,IL-13抗体,在国外亦使用在辅助顽固型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慢性鼻窦炎和气喘一样,除了靠医师的诊断治疗,更仰赖病患养成良好的药物顺从性。手术不是治疗的终点站,术后的照护才是疗愈过程的启程。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新观念,在于医疗专家仔细分析病患本身的内因型(endotype),针对不同的个案提供个制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