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湖「百户大厦」海砂都更15年不动 气质淑女「戴锅盖炒菜」:全家会被压死

图、文/镜周刊

北市政府近来大动作宣示海砂屋都更刻不容缓,实际进度却是牛步,位于北市精华区的3个个案仍难逃原地踏步命运。本刊调查,台北市都市更新处目前20多人要审理超过400件的都更案,其中不乏流动率高的约聘雇员,导致许多时间耗费在人员交接上,各案也因此陷入胶着。

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迫搬迁的海砂屋受灾户抵不住逐渐加重的经济压力,不是无奈向建商妥协,就是打算冒着风险重返危楼居住,人命比纸薄荒诞剧码在台北市活生生上演,对这座打算迈向国际一流的都市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讽刺。

明园大厦红圈处)距离内科不过300公尺,残破的外观与左右高耸耸的新颖大楼形成强烈对比。(图/镜周刊提供,下同)

日前,台北市政府召开记者会,宣布将19处「须拆除重建」的海砂屋建筑基地迅行划定为都市更新地区,借此降低送件门槛,并允诺限期内拆除重建,海砂屋专案签核可享有30%的容积奖励,再搭配原本的限期停止使用、限期自行拆除等管制手段,一时间,让海砂屋加速重建仿佛出现一道曙光。但这一切看在受灾户眼中,却格外讽刺。

周一上班时间,位在北市科技重镇的内湖港墘捷运站进出人潮不断,附近商办大楼林立,许多科技大厂总部设立于此,大大小小企业近6,000家,估计每天早晚有15万上班人口移动,每年创造产值超过4兆元。

只不过在如此精华地段,距离港墘捷运站短短300公尺处,竟伫立一栋外观斑驳的暗红色建筑,四周架起绿色铁网路人纷纷走避,与左右宏伟的知名建案长虹虹观」及「移动光城」形成强烈对比,它是都更15年不成的海砂屋─明园大厦。

「我每天为这个房子跑来跑去,一下都更处,一下建管处,一下是建商…」说起这2年来的点点滴滴,明园大厦的陈奶奶难掩心中愤怒,痛诉北市府形同帮凶,「台北市政府虽口口声声说重视海砂屋重建,实际上却一再拖延,我们这个案子是给约聘人员办的,前阵子因为窗口离职又换人,所以我们事业计划的干事会议表定12月12日召开,但等了一个多月,到现在都还没消息。」

本刊去电台北市政府,证实陈奶奶遇到的状况。首先,关于都更中继住宅的问题,更新处先说要问建管处,建管处又说要问都发局,一个小小问题都得打上3通电话才能释疑,显然各局处间对彼此的业务并不熟,也缺乏单一窗口;再者,市府官员面对记者的各种提问,充满浓浓的官僚与不耐。

以更新处一名江姓科长为例,不仅答起话来三声一唉、五声一叹,甚至在回复海砂屋的案件进度统计时,还脱口而出:「其实,(海砂屋案件)要送不送(事业计划)对我来讲没那么重要,因为要送就是要整合,没有整合好,什么都没有用。」

海砂屋散布在台北寸土寸金的精华地段,对受灾户而言,原本只期待一处安居的住所,如今却成为梦魇,也成了这座要迈向国际城市的市容毒瘤

在摇摇欲坠的海砂屋里住户们总不自觉绷紧神经,提防着顶上的天花板在某一秒内崩塌,如此极端的高压环境,即便是淑女也疯狂。

距离港墘捷运站短短300公尺处,伫立着一栋外观斑驳的暗红色建筑,四周架起绿色铁网,与左右宏伟的知名建案「长虹虹观」及「移动光城」形成强烈对比,它是都更15年不成的海砂屋─明园大厦。

林小姐一家四口至今仍居住在极度险恶的明园大厦海砂屋里,浴室天花板隔板因不堪掉落的水泥块重压而往下垮,已逼进一个成人的头顶。她直言,自己如今每天活在心惊胆颤的世界里,早晚会崩溃,「现在我们都不太敢进厕所,厨房上面也是啊,几年前水泥掉下来了,到现在我煮菜都要戴着锅盖。」

她指着客厅里一张长方形的大理石桌说:「我跟你讲,我们家的天花板就跟千层酥一样,松松软软的,虽然有请人做过补强,但如果天花板掉下来压到我女儿怎么办?所以我现在都把餐桌的椅子拿开,叫女儿每天晚上睡在桌下,我就躺在旁边陪她。」

林小姐说起话来又急又快,不过,社区其他住户透露,林小姐原本是个有气质的淑女,是因为极度高压的环境,才导致精神如此紧绷,甚至处处与人针锋相对。

为何不学其他人搬离?林小姐的声音一下尖了起来,「你要叫我们住在哪?我跟你讲,那些出去的就好过吗,那些房租都是一笔负担,我们都是上班族,又不是有钱人,住在这里就是要承受那种压力、心惊肉跳的压力,全家会被压死都不一定。」

「难道政府要等出事了,才来给我捻香,上鲜花、上挽联,然后再假装难过,发慰问金吗,我不要!我只要你(审议都更)动作快点就好。」她说。

更多镜周刊报导【北市烂拖海砂屋2】逃难2年花光老本 老奶奶绝望:只能搬回去被压死了【北市烂拖海砂屋3】炒菜戴锅盖、女儿睡桌下 海砂屋住户:每天搏命【北市烂拖海砂屋4】退休老夫妻搬离海砂屋 每月不吃不喝要烧掉3.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