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x中油攻电动机车「恐落后Gogoro」?董事长:走慢比走错好
图文/镜周刊
三阳董事长吴清源去年11月宣布与中油合作,抢进电动机车市场,元月中,他对本刊阐述想法与理念,面对明年中油牌电动机车才能上市,恐落后Gogoro与光阳进度,吴清源很有信心地说:「走得慢总比走错好。」认为三阳与中油强强结盟才是对的路。
前年,吴清源以市场派之姿入主三阳,去年交出营收313亿元,前3季每股盈余2.09元的成绩,一向做什么像什么的吴清源,用事实证明经营决心,而接下来就是看他如何抢食电动机车市场的重头戏。
「机车公司谁自己做炼油厂?做能源需要庞大的资金,中油一年有300亿到400亿元的利润,有能力可以支撑起来,能源就让专业的来。」元月10日,在挂着创办人黄继俊和张国安照片的新竹总部会客室,三阳董事事长吴清源一开口就点出和中油合作的想法。
看好中油 充电据点多
对三阳押宝中油牌电池,中油董事长戴谦曾打趣地说:「三阳连东西(电池)都还没看到,就这么勇敢做出这样的选择。」外界也质疑与中油合作,要等明年第一台用中油牌电池的电动机车才问世,是否失掉商机?吴清源气定神闲地说:「我可以理解国营速度会比较慢,但走得慢总比走错好,走得慢我不用再回头,但走错我要重新再走,烧钱又耗时。」
一身白衬衫搭西装裤,原本有点拘谨的吴清源,一谈到电动机车布局话匣子大开,面对电动机车双雄Gogoro采用日本松下电池,光阳选择韩国LG电池,并各自建立充换电系统拚战,进度落后的三阳,在去年11月米兰国际车展抛出震撼弹,吴清源宣布与中油合作,跌破外界眼镜。
吴清源的算盘打得精,他向本刊透露:「电池是发展电动机车最重要的部分,不解决的话对所有车厂来说都是一大困扰和负担。而且中油全台有近2000个据点,光找点我一年都做不起来,而中油有现成的点,是大家都熟悉的地方,对我们来说省掉很多力量。」
反对补贴 加入国家队
吴清源挑明电动机车龙头Gogoro就算卖12万辆车,但电池投资就超过70亿元,这都还没算进充电站、据点等其他成本,他快人快语地说:「三阳资本额只有80几亿元,如果跟Gogoro一样,很快就把钱花光,公司倒闭,什么都做不了。」
接着,他话锋一转批评政策:「三阳一直反对末端补助,这些钱等于间接补助了日本、韩国电池厂,对台湾的电动机车产业没有帮助。」「所以三阳与中油合作是组国家队的概念,提升台湾产业的竞争力。」
其实,台湾第一台电动机车是三阳生产的,吴清源补充:「三阳有自家开发的电池,今年会继续推出轻型电动机车,至于中油牌电池会放在重型电动机车,与其他大厂一拚高下,未来旗下车款充电接头将统一规格,到中油据点就能够直接充电。」
吴清源在2016年接任三阳总经理,三阳去年营收313亿元,前三季每股盈余2.09元,这几年成功行销到85个国家,去年外销销量成长11%。从不动产开发转进汽机车制造业,吴清源以一个门外汉交出亮丽成绩单,也是下了苦工,员工说他每天7点就上班,晚上待到6、7点回家,外界给他「小七董座」称号。
采访这天,吴清源熟门熟路地带记者到生产线,「我是机械工程科毕业,早期也在产业上过班,对工厂管理没有问题。」他嘴巴说得轻松,但改革过程如人饮水,上任后就碰到员工退休潮,「换老板大家难免担心,我干脆提拨整笔退休金,员工何时退休都可以,这招稳定军心奏效,结果现在优退都没有人要走 。」
吴清源称赞三阳员工都很优秀,他点到为止地说:「过去十几年三阳领导者荒废,将在原地打滚,兵怎么冲刺。」吴清源说自己的角色就是确立方向让员工去努力,他开会时跟主管开玩笑:「你们这些人很残忍,做2、30年不决定,要我一个新手决定。」
安内之后,吴清源接下来强化商品力和品牌力。2016年上市的Woo 100机车,3年卖出20万台,就是他的得意代表作,「Woo 100是我从仓库捞出来的,原先团队因售价太高,怕做了卖不好会亏钱,但我发现这台车的置脚空间宽、坐垫低、省油,然后驻车方便,很适合妇女骑乘。」
「原本定价6万多元,最后以4万多元推出,后来验证价格降、量就爬上来,达到经济规模后就有利润,我就说取得量价之间最大区块,打破传统计算每一台车子,一定要多少利润,才能生产的概念。」吴清源把过往商场做生意的经验带入三阳,用实绩消弭内部对于他的质疑。
成功打响Woo 100,让吴清源信心大增,「三阳未来车款外观会逐渐摆脱日系棱棱角角的风格,走向线条单纯的欧洲美学概念,就像宾士车一样,看久了不会腻,朝品牌年轻化努力。」
根据交通部数据所统计,去年台湾机车总销量85.5万台,比前年99.9万台,少了14万多台,虽然台湾机车市场销量逐年下滑,但全球机车销量预估每年有6000万到7000万台,「三阳跟光阳整年销量加总,全球市占率都还不到2%,但我们的品质绝对超过光阳。」吴清源昂声地说。
除了专注本业外,吴清源经营触角也相当多元,运用不动产开发经验,积极活化三阳土地资产,他说:「有这个能力发展另一个产业,那也是风险的分摊 ,如果帮公司挹注利益有什么不好。」像是他将内湖旧厂区11.2万坪土地,与美孚建设合作开发兴建五栋商办大楼,三阳分得其中2栋,吸引星宇航空等大型企业进驻。
去年10月,三阳透过子公司上扬资产管理公司入主农林,拿下8.01%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引发外界关注,吴清源精打细算地分析:「主要是长期投资规划,不是要抢经营权,是针对碳权问题及早做准备,不然未来政府宣布要碳权,那时候抢地价格就高了。」在新北市、桃园、苗栗、南投都有土地的农林,是台湾仅次台糖的第二大地主,主要种植茶叶,也有休闲茶厂、农场等事业。
今年63岁的吴清源是新竹竹北人,家中8个兄弟姊妹,他排行家中老四,父亲是佃农,幼时家中困苦,他常跟母亲挑菜沿路叫卖,「小时候穷到没饭吃,只好把坏掉的甘𫉄压扁煎来吃。」而母亲俭肠凹肚(台语「省吃俭用」之意)存钱,有闲钱就买田地,埋下吴清源日后从事不动产开发的种子。
虽家贫,但吴清源争气考上台北工专机械工程科(现为台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投入教职,迈入30岁时决定放弃稳定的教职工作,进入美商陶氏化学,期间他成功解决储槽建设进度严重落后问题,甚至提前一个月完工,「只要长官交代,我就把它做好,当年陶氏太平洋区总裁在我生日那天,从香港带蛋糕帮我庆生,结束后又立刻搭机回香港。」他难掩骄傲神情地说。
尽管受重用,但因为吴清源英语不好,自觉升迁受限,毅然离开人人称羡的外商工作,35岁投入不动产事业,当时搭上台湾经济起飞,赚入不少桶金,他不讳言说:「不动产开发做一年可以休3年,虽然获利高但对社会国家帮助不大。」
儿女辅助 做啥要像啥
吴清源在不动产开发赚到钱后,积极寻找投资标的,想找一家有国际品牌的公司,说入主三阳都是「缘分」,他自己爆料:「载老婆的第一台机车就是野狼125,当时流行穿宽宽的喇叭裤。」记者跟他要照片,他羞赧地说不喜欢拍照,所以没有留下纪录,当时骑着野狼125把妹的吴清源,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这家公司的董事长。
本刊专访时,因为录影需求要别麦克风,此时一旁年轻女员工赶紧上前解扣帮忙,吴清源笑着解释:「不要误会怎么老板要女员工做这种事,这是我二女儿啦!」吴清源有二女一子,大女儿在财务部工作、儿子在营业部,至于拥有营养师执照的二女儿,则是他的贴身特助。
吴清源说「自己做什么像什么」,他从三阳创办人黄继俊和张国安家族手中拿下经营权后,汽、机车销量逐渐回稳,让公司营运转亏为盈,用事实证明经营的决心,面对这波电动机车大战,吴清源选择与中油合作,带领三阳冲刺绿能转型。
更多镜周刊报导【三阳参战电动车】选择中油当盟友 三阳董座自曝2大原因【三阳参战电动车】日韩掐住电池核心技术 「学Gogoro公司恐会倒闭」【三阳参战电动车】换老板员工怕裁员 门外汉董座用退休金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