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退场可拿回校产? 教育部:没听说捐钱还要收回的

▲高等教育产业工会批评私校转型条例是「图利校董」。(图/翻摄高教工会官网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不少私校开始进行转型及退场,预计校产充公,但是不断传出有学校霸占校产的消息,让老师抗议不断。私立科大协进会理事长唐彦博说,台湾应该比照韩国的做法,将一些校产还给学校,才不会让退场卡死、变抢钱;但教育部回应,法人办学理念是捐款,「没听过捐了钱还要收回去的。」

台湾目前有173所大专院校,包含公、私立的一般大学、技职校院、专科学校、空中大学军警校院及宗教研修学院,但今年的高中生就算是「龙宝宝、百年兔宝宝」,比起往年多了几千人,也只有13万人考学测;平均一所学校只能招收750人,根本无法支撑学校的各项支出。

20年前教育部鼓励企业「捐资兴学」,让偏乡、不同才能的学生都有高等教育可以念,但大学太多、反而失去特色综合型大学又因为经费瓜分而无法提升素质,卡在上不上、下不下的情况,加上少子女化,私校充满倒校危机;教育部在去年通过《私校转型及退场条例草案》,规定学校要转型、必须符合教育文化或社会福利机构事业,如果要退场,只能捐给教育部退场基金或县市政府

▲老师批评私校退场条例「打假球」!高教工会点名赖揆负责。(图/高教工会提供)

但目前的「转型」或「救校」多半是由民间企业入主,唐彦博接受《评鉴双月刊》访问时表示,企业用几千万就可以买到一个「职业训练所」,培养私人企业的人才,严重违反教育公共化的理念;教育部一下西进、一下新南向,许多学校设立东南亚相关的科系,看似减缓灾情,但一窝蜂情况并没有解决,产业也跟不上来。

唐彦博同时也是海科大的校长,他说,注册率是可以操作的,想拿补助经费就找人头来顶、不然就是寄存名额在教育部那里,教育部惩罚那些还想办学、却经费不足的学校,根本没有用;韩国退场法规规划「大学财产经过清算、处分,剩余的30%可以回归原财团法人,但绝不能给董事个人」,有诱因才不会让学校死撑着不退。

唐彦博说,原有财团法人可指定将钱挹注其他财团法人学校、社福机构,至于比例是不是要30%,还可以再讨论;另外,有些县市政府「积欠私校退抚储金会大笔金额」未还,如果私校退场后校产要回归地方政府,应该优先偿还这些债务,才是真正为了私校师生好。

不过教育部技职司杨玉惠说,私校董事会已经改选好几届,政府也不断也曾给多次补助,「学校的校产就是公益、公共财,是捐资不是投资」;但私校普遍认为,当初是教育部鼓励企业捐款,现在又说要充公,根本变相敛财,如果要瘦身公立学校也要一起瘦才公平

▼依私立大专校院转型及退场条例草案,目前有8私校濒临退场线。(图/记者卢映慈制表/注1)

注1:为加速大专院校转型、退场与整并,行政院2017年11月23日通过「私立大专校院转型及退场条例草案」,明订私立大学学生未满3000人、连续2年新生注册率未达60%,或发生财务恶化、积欠教师薪资3个月以上,将列为专案辅导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