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部1公分「大痘痘」肿痛又渗血 切片检查竟是癌!

阴部1公分「大痘痘肿痛又渗血,切片检查竟是癌!(图/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95岁独居阿嬷,去年发现外阴部有肿块疼痛,后来渐渐会渗血,切片检查后确诊为外阴部的恶性肿瘤──佩吉特氏病(Paget's disease)。由于阿嬷年纪大,不宜采取肿瘤切除手术,以放射线治疗的疗程又因副作用大而中断,放射肿瘤科王聿农医师改采用「促进免疫反应外用药膏」,治疗阿嬷的肿瘤,涂抹四星期后,阿嬷的肿瘤从原本1公分大小缩小到约0.4公分,病情大为改善。

台北慈济医院放射肿瘤科主治医师王聿农提到,佩吉特氏病,又称湿疹样癌,是多发于停经后妇女乳头及其周围皮肤的恶性肿瘤,也有少数长在乳头以外的部位,常为单侧性,偶可见于男性;发病机转,可能是阴部附近腺体发源腺癌细胞,在表皮水平扩散。症状表现为局部痒、痛、烧灼感外观和湿疹相当类似,常被误诊成湿诊。

虽然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因为癌细胞水平扩散的特性,不容易完全切除,以致复发率高达58%,且手术通常要求大面积的表皮切除,严重影响外观及生活品质,放射治疗则伴随痛、湿性脱屑、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当以上两种治疗方法无法执行时,可采取另一个替代疗法──涂抹促进免疫反应的外用药膏。

▲台北慈济医院放射肿瘤科主治医师王聿农。(图/台北慈济医院提供)

「促进免疫反应的外用药膏」用于外阴部佩吉特氏病的报导首见于2002年,因副作用轻微且疗效不差,陆续有研究报导其治疗成效,至2015年全球累积63例;依各医疗机构不同用法用量资料显示,其治疗外阴部佩吉特氏病的反应率约在52%~80%之间,复发率约19%左右,但因目前尚无统一的使用剂量频率及用药期间,而没能被当做首要的治疗方式。

虽然佩吉特氏病被归在恶性肿瘤之列,但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痊愈的机会并不小。佩吉特氏病与湿疹病症类似,常被误判而延误治疗时间。王聿农医师提醒,若以湿疹治疗一个月后症状未见改善,务必尽速请专业医师诊治;另外,罹患佩吉特氏病若评估身体状况不适合做手术或放射治疗时,千万不能放弃,应与医师讨论其他可行的替代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