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跟着老谢探访光学聚落
三天二夜的台中光学产业之旅,一窥过去40多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厂商,尽管面对产业的快速变化,但企业老板们依然能秉持着研磨玻璃的工匠精神,发挥深厚的技术底子,相信未来不论是在智慧型手机、车载镜头、AI机器人、物联网等领域,这些光学厂商都将扮演关键角色。
【文/冯欣仁】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投资往往需要一点冒险与胆识,若能领先市场掌握产业的发展趋势,并逢低布局相关个股,所累积的报酬率会是相当惊人的。若能在二○○七年看准大立光在智慧型手机镜头的独霸实力,并买一张大立光,经过十年的配息与股价增值利益,所创造出的投资报酬率远超过十四倍。今年以来,台股攻上万点,创二七年新高,而股王大立光股价冲上六○七五元,历史新天价,同时也引发比价效应,让沉寂已久的二线光学股如玉晶光、亚光、今国光、佳凌、先进光、新巨科等股价纷纷跟进大涨。
然而,在股价大涨的背后,当然需要有题材与基本面的支撑。这些过去专注于生产数位相机的玻璃镜头光学厂商,近十年来受到智慧型手机市场快速崛起,并无法享受到这场盛宴,营运陷入低潮。不过,这些老板们并不气馁,依然默默发挥职人工匠精神、专注于研发,如今随着车用镜头、AI人工智慧机器人、光通讯等新应用领域兴起,终于让这些厂商感受到光学产业下一轮的盛世即将到来。
为了让读者能更深入一窥光学产业的奥秘,在《先探周刊》谢金河社长的带领之下,此次《先探》与财金金融家共同举办三天二夜的光学镜头产业考察团,分别拜访亚光、合盈光电、佳凌等公司,并且邀请产官学界的专业人士共同召开光学产业论坛,为这次光学之旅画下完美的句点。笔者此次也随团参访,帮读者整理相关公司的参访内容与心得,其中,亚光则以专章篇幅为读者摘要报导。
承袭日、德打造台中光学之都
基本上,台中之所以能形成光学产业聚落,主要拜七○年代当时日本佳能(Canon)、德国(Bosch)旗下子公司保胜光学以及日本宾得士(Pentax)三家光学镜头与相机制造厂商,为寻求更低廉薪资的人才,且看上台中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与水质,促使相继进驻台中潭子加工出口区设厂,也成就了今日台中有「光学之都」的美称;同时也让台厂传承日、德等大厂深厚的技术底蕴。
回顾国内光学镜头产业可说是随着终端应用面而起落,从早期的传统相机、数位相机到投影机,促使亚光、今国光、佳凌等主攻玻璃镜头。不过,近年来因消费型的数位相机几乎被智慧型手机所取代,也让塑胶镜头快速崛起,进而造就出今日股王大立光。
简单而言,玻璃镜片与塑胶镜片的材质,一个是硬,另一个则是软;在镜片加工时候,玻璃镜片都是采取机械研磨,而塑胶镜片却是用射出成型;其中,塑胶镜片的生产流程中,技术门槛与价格的「模仁」(塑胶射出的镜片模具),将是决定塑胶镜片的竞争力关键。
除了智慧型手机之外,光学镜头产业下一轮的新应用正蓄势待发,随着人工智慧、自动驾驶、大数据等产业趋势成形,促使影像感测元件需求大增。然而,像是车用镜头就必须采用玻璃镜片,这也让亚光、佳凌、今国光等厂商找到新生机。
佳凌期许为车载镜头的大立光
由于车载镜头必须通过严酷的环境考验,因此多以玻璃为主,加上非球面模造镜片比球面镜片更容易修正影像畸变(distortion)、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彗差(coma)等光学像差,不仅可有效提高光学系统成像品质,减少镜头的镜片数目,降低镜头的厚度,成为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载镜头不可缺少镜片,但非球面模造玻璃投资金额高,且量产不易。
过去主要负责帮Canon代工相机镜头的佳凌,挟着本身具备非球面模造玻璃的优势,以及董事长刘嘉彬意识到车用市场的快速崛起,因此,在二○一○年开始进入车用市场,为台湾光学业界最早取得车用TS16949认证的公司。目前佳凌车载镜头产品包括:环车影像镜头、车道偏离系统镜头、行车记录器和抬头显示器等高门槛的ADAS车用镜头产品;主要客户为欧美日一线车用电子系统统。此外,佳凌也积极切入无人驾驶车必备的光达(LiDAR)所搭载的镜片。
由于过去几年,佳凌不断扩大资本支出,每年高达二亿元的折旧费用,让营运呈现损益两平边缘,不过,这些投资支出也陆续看见成效。尤其,在车用市场,订单能见度长达五年,因此,佳凌将持续拓展ADAS镜头与光达镜头比重,预计明年车用镜头占营收比重上看三成,将成为国内车用镜头比重为高的厂商,公司也期许成为车用镜头界的大立光。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1954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