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鸿海何时重返荣耀?

面对今年以来股价大跌逾三成,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表示,「经营不看股价、看未来」,11月更自行加码买进鸿海股票,是否意味着股价底部已到?然而,面对美中贸易战、最大客户苹果手机销售趋缓以及分割出去的鸿腾精密与工业富联股价频频走跌,郭董如何带领鸿海舰队突破重围转型,恐怕是广大股东们最期待的。

文/冯欣仁

对于多数鸿海股民来说,假设今年初在九○元附近买进鸿海股票,相信目前还苦于套牢情况居多,正等待何时才能够解套。过去鸿海很长一段时间总市值位居台股第二,仅次于台积电,二○一七年六月更因外资麦格理证券出具一篇长达二二六页的研究报告,直言鸿海将是明日世界的整合者,激励股价在当年六月二十七日冲上最高价一二二.五元,总市值更首度突破二兆元。

然而,自此之后,鸿海股价不但未攀上二○○元,反而一路走跌;目前总市值更跌破兆元,约九七三一亿元,被台塑化超越,退居第三位。这一年来鸿海股价、市值都大缩水,外资持股比例也从高峰时期五成之多,一路大卖鸿海,当前持股比重降至四一.九%,更让小股东对鸿海心灰意冷。

鸿海成败关键在苹果

鸿海股价之所以一路走跌最大导火线恐怕就是苹果,由于苹果占鸿海营收比重约四成,因此,iPhone销售的好坏直接攸关鸿海的营收与获利表现。不过,成也苹果、败也苹果,过去造就出鸿海帝国,但如今自去年苹果推出iPhone X与iPhone 8,以及今年Phone XS、XS MAX与XR等三款手机,却是叫好不叫座,新机买气大不如前;进而拖累最大组装代工厂鸿海营运。虽然鸿海第三季营收、获利均优于前二季,但前三季毛利率、营业利益率以及净利率分别为五.八九%、二.六%、一.九一%,创下新低;显示出代工业面临到极大的成本压力。相较于大客户苹果毛利率可高达三八%,反观,鸿海却仅有五、六%,在在说明鸿海难逃代工业的宿命

为了提振股价与拉高EPS,鸿海在今年五月更宣布减资二成,但减资、重新挂牌后股价一度跌至六七.六元,尽管外资在十一月大卖鸿海,但郭台铭董事长却是反手在十一月增加持股二.七万张,持股比重从九.三六%提升到九.五五%,从郭董加持自家股票,是否意味着鸿海股价已落底?还是对未来鸿海营运充满信心,恐怕得待时间去证明。

不过,从鸿海第四季业绩表现来看,十、十一月营收连续二个月创新今年新高,十一月营收更达六○一四.四一亿元,改写历史次高,预估第四季业绩上看一.七兆元,全年营收将突破五兆元大关法人预估一八年EPS(以减资后股本计算)可望挑战八元,目前股价约七一.八元,且低于每股净值八三.○三元,或许短线投资价值浮现。

鸿海这艘航空母舰,上面乘载着包括与面板相关的夏普群创与GIS-KY;物联网网通相关事业则有台扬、建汉亚太电;工业四.○则有桦汉、京鼎与友威科;移动装置与关键零组件则有手机代工富智康、封测讯芯KY、软板臻鼎KY、机壳鸿准、连接器广宇、金属冲压乙盛KY与Miro LED荣创等。此外,去年与今年鸿海旗下分割出去的鸿腾精密与工业富联也分别于港股上海A股挂牌,总共十九家公司分别在两岸三地与日本挂牌。

期待FII走出代工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六月鸿海将最为精华的事业体分割出去给FII,引发市场高度讨论。当时FII在认购期间,可说是抢翻天,超额认购高达七一一倍,中签机率仅有○.三四%。六月八日以每股十三.七七人民币挂牌,连续三日涨停板,最高冲上二六.三六人民币,一举成为上海A股中市值最大的科技股。不过,受到美中贸易战影响,冲击中国股市崩跌,以及FII本身财报数字不如预期影响,股价从高点一路腰斩,目前下探到人民币十二元,更跌破发行价。(全文未完)

全文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2018期》便利商店及各大书店均有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