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投资周刊/中收股世代交替

【文/陈怡如】

国际资金把全球的金融商品作了一轮之后,赫然发现经济成长数一数二的中国还在低档,近日中国领导人的经济政策益发明朗,好似拨开了雾霾的北京,依然雄伟的矗立在那,价值被低估的中国,随着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到来,成了外资投资首选,而沈潜了许久的中国收成股,是否也将重返荣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总理克强近日密集释放经济政策信号,配合经济数据好转,外资对中国经济成长预测也纷纷调高,中国基金更于九月上旬改变局面,呈现资金净流入,这是历经连续十六周资金净流出之后,中国基金首度资金净流入。

欧美景气复苏的激励下,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步调的中国,再度获得国际资金青睐,使得十一月的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备受期待,底部坚实的大陆股市走出多头格局将是水到渠成。

台股之中,和中国经济连结度高的中国收成股,也沈潜了一段不短的时间,国际资金重新拥抱中国,聚焦中国收成股已是趋势所在。

外资翻多看好中国

欧美需求减缓影响中国出口制造业面对资金紧缩与劳工成本上涨压力,直接冲击中国经济成长,再加上房地产调控地方政府债务违约危机、影子银行随时引爆等等的疑虑,即使上半年中国缴出GDP成长七.六%符合预期成绩,但第二季GDP成长七.五%,比第一季的七.七%低,更令外资担忧发生中国式次贷风暴

在七月下旬、第二季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多家外资还下调中国的经济成长预测,其中麦格理更将二○一三年度中国GDP增长预测从七.八%下调到七.三%,多数外资也预计到第四季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只有七.二%到七.三%。

时隔不到二个月,企业上半年财报公布,中资银行获利超乎预期,中国央行连续放水、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回到正常水平,资金紧绌的情况缓解。

七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包括贸易顺差、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回升,透露中国经济成长步出谷底的迹象。尤其是习近平、李克强相继表示不担心中国经济,有了数据支持,又有领导人背书,中国价值被低估的形势也清晰了起来。

结果,八月底、九月初,外资又开始调升中国经济预测,其中德意志银行一个月内两度调高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将第三、四季的中国经济成长预测从七.五%和七.七%,上调到七.九%和八%。而多数的外资机构则是将中国全年GDP增长预测调高至七.六%。

外资对中国经济成长预测的转向,也代表着未来一段时间资金流向,中国绝对是重点

惟外资在短短两个月内看法丕变,其准确性或许会遭部分投资人质疑,不过,具有战略角色的中金公司(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在九月二日、十二日,十天内两次上调全年中国经济成长预测至七.六%、第三季经济成长预测为七.八%,这可就更具有权威性了。

七.五%目标有领导背书

事实上,全因中国式次贷风暴隐忧的不确定性因素未除,才让外资对中国的经济成长始终存疑。但是,最难挨的上半年过去了,中国并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现阶段国际上迎来的是欧美景气复苏,中国的出口也同步回升,中国内部经济调整的痛苦期,也就不那么黑暗了。

在上半年经济成长还有七.六%的基础下,下半年比上半年好的机率是很高的!

尤其在习近平表示中国地方债不会失控、李克强说有信心中国能实现七.五%的经济增长目标之后,这两位中国领导核心终于在禁奢、反腐之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释出了信息。

随着上海自贸区这个重大政策的推出,市场才赫然发现,习李上台后并不只是忙于政争,要怎么让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体往更好的方向走,实际上新的领导班子还是有一整套的政策在推动。

要知道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一旦订出发展目标,就是五年、十年大计,不会轻易转向,这也就是五年计划之所以受重视的原因,亦即现在所处的「十二五计划」,订下的二○一五年目标,基本都会达成甚或超越。

八月经济数据攀升

今年以来,一系列的节能、环保政策,到近期的宽带中国,无一不是十二五计划的重点,而相关的产业也都在资本市场上有亮丽表现,又再次证明了投资中国,一定要关注政策风向。

首先看到中国为了追求长远的经济稳定成长,忍痛不肯放松房地产调控,也不愿再投入大笔资金盲目的建设。这样的结构调整,中国不再创造高成长的亮丽成绩。

虽然高成长神话不再,但中国并没有从高处跌下,反而是保持着稳定的步伐,这是外资在分析中国经济表现时忽略掉的地方。

在十余年的高速成长之后,中国的消费力不再像过去爆发,但是消费还是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维持在二○%以上的增长,不会暴起暴落;房地产的调控,房价并没有崩跌,反而是温和上涨,降低对经济成长的冲击。

这些数据均显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基本上是照着中国政府的剧本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然而,在稳定之余,结构调整与重大建设并没有间断,而这些成果可能即将展现在世人眼前。

八月份制造业PMI回到景气扩张的五○之上、贸易顺差创今年新高二八六亿美元等数字,已经预告了中国经济回春。若再观察所谓的「克强指数」组成的三个指标—用电量铁路货运量贷款发放量,亦可以得到验证。

中国铁路货运量年增率在七月份转为正成长;用电量在八月份创下二十五个月新高,较去年同期成长一三.七%,年增率连续四个月回升;八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也比七月份高,货币供给额M1、M2年增率也连续三个月上升。

也就是说,若认为「克强指数」更能真实反应中国经济表现,那么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走出低迷状态

有了这些数据作后盾,就很好找出亮点了!前面说过,投资中国最重要是看政策,政策重点在哪?投资机会就在哪。意即在经济增长结构的调整过程,过去受惠的中国收成股,已未必是未来的焦点,要关注的应该是十二五计划中,还有哪种概念的中国收成股可以发掘!

中国消费力仍强劲

今年可以说是中国收成股再一次的世代交替,原因即是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智慧型手机需求大增、网路购物市场兴起、娱乐媒体事业繁盛等,是今年中国消费的最大亮点,也是中港股市最强势的族群,然而在中港股市热闹滚滚,台股却没有反应,也道出台湾的中国收成概念该抛开过去观念,注入新的思维了。

照理说,中国智慧型手机需求大幅成长,有完整供应链台厂应该受惠才是,结果中国品牌的智慧型手机跑赢Apple、hTC,再者中国的零组件厂技术跟上,智慧型手机的中国本土供应链逐渐完整,造成台厂在中国智慧型手机市场需求大增的环境下,能分杯羹的厂商屈指可数。

网路购物、第三方支付市场,更是中国企业的天下,台商只能靠产品在淘宝或天猫平台上销售来赚钱,部分银行借着和大陆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财付通的合作来抢市,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全文未完)

全文详情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有更多精彩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