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生病都得吃药 林哲良:生技股是「致富梦工厂」
文/林哲良
最近Apple产品发表会,隐隐约约让人感受到行动装置产品发展的瓶颈,而苹果股价也因此自高档向下修正近10%。反观,全球生技领导厂商Amgen股价却悄悄在10月初写下历史新高。这似乎说明停泊在股市的资金,正产生板块位移。未来,致富的机会或许会落在此一族群。
面对不景气,很少有产业能够不受到冲击,但肚子饿可以少吃些东西,生病却无法不吃药,所以生技医疗产业(以下简称生技业)往往能够自外于此。因此,在经济前景不明的状况下,生技医疗族群常成为资金的避风港,美国两大生技指数NASDAQ NBI与AMEX BTK纷纷在今年写下历史新高,就说明这样的状况。
其实,生技业不单只有消极对抗不景气的防御性功能,在全球人口趋向高龄化、新病毒及新疾病不断出现,以及医疗保健支出占各国GDP比重持续增加等有利因素的交互影响下,生技业的长线成长前景依然值得期待。持平而论,生技业是台面上少数能够让人做梦做的「有凭有据」的行业之一。
台湾生技业正酝酿质变
由于产值及成长潜力都相当吸引人,就连全球电子业巨擘三星(Samsung)及谷歌(Google)也经不起诱惑,以合资公司或成立创投基金等方式,切入生技产业。乐观看待,这些电子大厂的举动,将为既有的产业生态带来新的变化,而新的变化往往代表新的机会的诞生,为台湾生技业者未来发展蓝图带来想像空间。当然,这当中「画大饼」者必定大有人在。
话虽如此,台湾的生技医疗业者闭关苦练多年之后,部分厂商早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除了隐形眼镜的精华、原料药的神隆等均已在国际市场打响名号之外,过往台湾生技医疗产业中较弱的一环─新药研发,也陆续有智擎、糖联、基亚等厂商,在授权方面传出捷报,显然,台湾的生技业已开始在酝酿质变。
制药业的生态与半导体有点类似,像新药研发公司就有IC设计的影子。最值得一提的是,若把即将于今年底挂牌的镱钛与糖联也涵盖在内,生技股百元俱乐部成员已足以与IC设计类股「分庭抗礼」。就这样的现象来看,随着IC设计经营的环境日渐艰难,生技股(尤其是新药研发族群)似乎有机会取代IC设计股,引领台股的投机风潮。
取代IC设计 引领投机潮
据了解,一些过去偏爱IC设计股的主力、中实户,目前已把关爱眼神逐渐移往生技股,一方面是看好生技产业发展的愿景;另一方面,则是就人才的观点分析,台湾一流的人才过去不是往资讯领域跑,就是投身生技医疗相关领域。既然这些一流的人才能够让台湾登上全球电子产业的舞台,应该也能让台湾在全球生技产业发光发热。连胜文等投资界名人对生技产业的「加持」,就说明这样的道理。
「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乐观看台湾生技产业的长线发展,或许言之有理。然而,如何评价,却是最令投资人头痛的一环!许多人绞尽脑汁也无法理解,为何一家亏损公司股价能值上百元,而获利表现普普、竞争力不佳的部分台湾生技公司,为何能享有比世界级的生技公司Amgen更高的本益比?股价涨升的背后究竟是炒作还是有实质内涵,还是那一句老话──「时间自然会说明一切」。
投资主流随着时间不断变动
生物晶片公司晶宇算是典型炒作例子。有趣的是,在过去几年生技股的投资热潮中,晶宇虽经常缴出亏损成绩单,但股价表现却依然活泼。有时低档布局往往还有近一倍利润,这就是生技股「可爱」却让人「摸不着头绪」的地方。
生技类股投资的主流总是随着时间不断地变动,一下子是原料药业者,接着就换成新药或医材业者,接下来谁会接棒,那就要看题材、政策或业绩,谁比较有吸引力、说服力。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当生技股大多头行情来临时,鸡犬均能升天,买在相对高点固然会倒楣,但若趁着股价在相对低档投资时,赚钱的机率会比较高。当然,抓住主流就能大有斩获。
生技股虽是投资人致富的「梦工厂」,但要分辨谁是「鱼目混珠」,谁是「货真价实」,坦白说,专业判断之外需靠点运气。若非胆子够大、口袋够深,敢放胆赌一把,多数人只能从这座「梦工厂」尝点「小甜头」,「大捞一笔」机会只落在少数人身上。
本文详情及图表请见《先探投资周刊》1697期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的当期内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