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宜兰监狱管理员林文蔚 狱卒的郁卒人生

宜兰监狱管理林文蔚,1999年愚人节开始了他的狱卒人生。(图/记者周宸亘摄)

文/记者王淑君

1999年愚人节,林文蔚考上司法特考,分发到台东泰源技能训练所,开始他的狱卒人生。

2001年请调回宜兰监狱至今,对于监狱内部的管理难题监所超收造成的人满为患,狭小空间难免有肢体上的碰触,小则口角大则干架,也让受刑人管理人员剑拔弩张。身为第一线的管理人员,林文蔚说,「台湾的受刑人及管理人员人力比为14:1,听起来一个人管14个人应该还好吧!其实不然。以宜兰监狱为例,受刑人数约2,500位,戒护科管理人员约160名,但扣除请假及轮休的人力,假日管理人力不超过30位,一个人可能要兼两至三个勤区,一个人单独面对两三百个受刑人是常态。值班时,只能自求多福,别死人就是万幸!」

除了管理员身分,同时也是司改国是会议分组委员的林文蔚,对于狱政改革相当关注。「恶劣的环境再加上通风用水用电的不足,让受刑人的健康严重受到影响。尤其酷暑,超收的舍房以及高温进逼40度,成了各种皮肤病温床,我们戏称,监狱的特产就是蜂窝性组织炎。」此外,舍房内厕所没有隔间只有一个马桶,有的舍房内的黑道大哥还不准同房受刑人在房内上大号,再加上如果不幸爆发肠胃流感群聚感染时就更有得瞧,每个都拉肚子又得排队上厕所……。

监狱是提供教化改过的场所,而非一座监禁人身高塔,「我不是在揭开监狱的疮疤,而是希望监狱制度变好。当受刑人收容环境改善了,我们管理人员工作环境也相对变好了。」司改分组会议落幕了,林文蔚仍将持续监督狱改相关议题,「让关进来的人变成好人,这世界就少了一个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