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毓思/机器人抢你的工作怎么办?

服务机器人Pepper已进驻台湾部分通路。(图/记者陈涵茵摄)

「机器人就要取代你的工作了!」这种新闻标题你一定不陌生。卡车司机可能被自动驾驶取代,人工智慧可以代替医生做诊断,你开始不明白科技进步除了抢我们的工作之外,还有什么别的用处。但你知道总是站在劳工那一边的哲学家马克思,可能还巴不得我们所有人通通都被机器人取代吗?

在你骂我胡说八道之前,让我们先描绘出一个所有工作都被机器人取代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科技乐观论与劳工的困境

人工智慧技术大概暂时还不会制造出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但如果只是要功能性地取代人类,这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了。所以我们应该要惶恐多数人将面临科技性失业(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吗?微察历史与科技的乐观之士会告诉你,科技的目的是服务人类,从19世纪开始,旧的工作就不断被毁灭,新的工作也不断被创造。《富足:解决人类生存难题的重大科技创新》的作者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便是科技乐观论(techno-optimism)的代言人之一,戴曼迪斯预言科技将为人类带来更富有的未来,而贫穷将成为历史。科技是历史进步的趋力,过剩的农业乃至工业劳力,让人类生活越来越富裕与舒适。但科技进步没有代价吗?难道科技性失业的惶恐只是短视者的杞人忧天?可以说是,但也不是。

首先,科技进步是有代价的。美国工作人口总人口比例在过去30年中呈现下降的趋势(注:这不是就业率。就业率是就业人口对(就业与失业人口)的比例,工作人口比例显示的是一个社会需要多少比例的人工作才能维持所需),如果单看16到24岁青年人口的工作比例,就业的青年人口从1948年的55%上升到1990年的60%(1960年代女性进入职场),但从此之后比例一直下降,直到2011年的45%。当然,工作人口对总人口比例从1948年以来,始终保持在55%到65%之间,可以说变化不大,但是工作人数不变,一个工作者每年的平均工作时数却从1970年的1912小时,下降到2011年的1758小时,也就是说整体劳动需求是下降的。

最富有的矽谷无法幸免于成为劳工运动的抗议对象,2013年时,抗议者包围科技公司员工公车指控科技公司造成当地社区的士绅化与低收入者流离失所。美林银行的经济报告更曾大胆预言,矽谷累积的庞大财富将成为「占领华尔街」运动的下一个目标。但面对劳工权益者的指控,许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难不成我们要为了给大家工作,所以就故意停留在手工时代吗?科技提高生产效率,现在指控科技公司害人失业,岂不是有点本末倒置?对于这个说法,我讲一个故事给你听:

想像你今天是一个农夫,你种自己的田,吃自己种的食物生存,有一天科技进步到你什么事都不用做,田就可以自动耕作,你会大叫「天啊我失业了」吗?不会啊,自动耕作让你坐享其成,何乐而不为。那为什么在21世纪的我们要哎哎叫呢?

那是因为在这个故事里面你不是那个农夫,你是农夫原本用来犁田的牛。

生产效率提高对生产者当然是只有利没有弊,但是在高度分工的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生产者。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有身为生产者的资本家创业家、雇主),与作为生产工具的劳动者(领薪水的人)。科技进步,生产效率提升,这对生产者是一大福音,但这跟生产工具们(就是在说你)一点关系都没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Paul Krugman)称这个现象为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 (capital-bia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也就是因为技术进步而造成的资本家与劳工之间的财富不平等。在美国,劳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 1997 年以后也稳定的下滑。

科技作为政治改革前提

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该恐慌吗?一个因为科技进步而劳力需求不高的社会,该如何回应就业问题呢?大家可能都有听过无条件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就是无论工作、收入或是财产,所有公民都可以接收国家最基本的金钱资助。这个乌托邦式的公共政策被视为回应科技性失业问题的一种方式:当一个国家不再需要这么多劳力维持原来的运作与财富,透过政府去重新分配财富,提供每一个公民在没有工作下的生存保障。无条件基本收入可以说是一种体制内的回应。

政府分配财富?你觉得这听起来很耳熟吗?如果无条件基本收入让你想到共产主义,千万不要意外,阴魂不散的马克思在19世纪就曾预言,科技是实现平等社会的条件。

「只有当大型产业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并且将所有的科学应用在服务资本上,机械才会开始取代劳工。⋯⋯原本属于劳工的活动成为了机械的活动⋯⋯资本将劳动内化成自己的一部份。」─引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为什么科技会是共产主义的朋友?从后冷战时代来看,资本主义无疑是战胜了共产主义,我们对共产主义的印象不外乎贫穷与专制。为什么共产主义败给了资本主义呢? 曾经存在过的共产主义社会失败都在于计划经济。市场其实跟科技一样都是提升生产效率的机制,过去的共产社会错就错在无法产出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的资源,以至于没有资源可以分配。

其实很多右派经济学家说得对,共产主义太执著于分配财富,却忽视了共产制度的代价是降低可以分配的总财富 。但是如果科技发展到了不需要市场机制去提升生产效率的程度,甚至是几乎没有劳动需求时,要实现共产社会或许比想像中容易。马克思构思的共产主义更从来不是资本主义的竞争者,而是资本主义自然发展的后果。要发展出一个不需劳力的科技社会,资本主义是必要的过程

「真正的财富制造⋯⋯仰赖科学与科技的发展程度,或者说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劳工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一部份,而是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引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所以明天机器人要取代你的工作怎么办?呃,劝你还是准备换工作吧。在你家门口的星巴克员工全部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以前,都还不要高兴得太早。不过你要是哪一天领了无条件基本收入,在咖啡厅看到取代你的机器人倒咖啡给你喝,你可以考虑叫它一声「革命同志」。

好文推荐

张毓思/《黑镜》:难道比死亡更恐怖的,是存在?

【AI大趋势1】马凯/人工智慧怒涛覆舟 亦可载舟

【AI大趋势2】魏聪哲/AI机器人如何影响失业与产业人才转型

【AI大趋势3】李沃墙/台湾发展AI的五缺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张毓思,在台湾长大,在美国流浪,目前在加州担任媒体工作者,经营个人网站《纸上昙花》。本文转载自《哲学新媒体》,参考文献详见该网页。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