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消失的陆稻!马太鞍部落复育「有毛的糯米」留下长辈的宝

▲光复国小学童下田插秧,学习部落传统农耕文化。(图/花莲农改场提供,下同)

记者王兆麟/花莲报导

春暖花开的3月天,花莲县光复乡光复国小学生来到当地马太鞍部落,在耆老青农的带领下,赤脚下田第一次体验手插秧,「我觉得很好玩」「这些秧苗很珍贵,一次不能插太多」「要对准标记处插好」小朋友说。行政院农业委员会花莲区农业改良场自前年开始协助马太鞍部落复育黑芒红米稻种cilipeday,今年部落开始自主育苗及种植,并邀光复国小来参与,让这个古老的品种代代相传。

花莲区农业改良场致力于作物种原收集与保存,陆稻种原也是收集的标的之一,早在20年前,就走进原乡部落搜集各种陆稻,目前收藏陆稻品系达247种,每年不断繁殖与更新这些稻种。当马太鞍部落青年想要找回从前长辈种植的稻米时,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黄启瑞便带族人到该场寻求支援。前年二期作该场便提供8种对光敏感的陆稻品系,在马太鞍部落设置采种田,并协助部落育苗与插秧,让族人从少量开始试种观察。而去年一期作该场则提供10种对光不敏感的陆稻品系,部落耆老82岁吴连妹阿嬷也将放在冰箱好几年的cilipeday稻榖拿出来种,要把长辈留给她的稻种延续下去。

▲部落族人以传统方式培育秧苗,用铲子将秧苗铲起放到运秧的传统容器内。

这些古老的陆稻品系具有耐气候逆境、抗病虫害等特点,有机会筛选出抗耐逆境的遗传因子,作为因应气候变迁品种改良材料,增加作物抵抗极端气候的能力。古来种连结了祖先的传统智慧,种回去不但维持了陆稻抗耐逆境的基因库,也间接协助复兴传统农耕文化。为此,花莲农改场除了协助栽培技术,去年特别委托辅导陪伴族人找回传统制作酒酿的方式,开发创意米食料理,鼓励耆老分享传统扫帚编织方法,并举办了3场次推广体验活动,让古老的陆稻走入现代生活。此案例可望成为典范,作为其他部落复耕传统作物的参考。

cilipeday意思为「有毛的糯米」,毛指的是稻榖外壳上的长芒,吴连妹阿嬷说cilipeday是很珍贵的,以前只有在结婚喜庆或祭仪才能尝到,可是她15岁以后就没吃过了,因为管理、收割及打谷很麻烦,族人渐渐不再种植。而这种米的味道难以忘怀,所以阿嬷就保留了一些种子,坚持每年种一点,近年因体力无法负荷没再种植,一直放在冰箱里。阿嬷很感谢O'rip工作室、农改场及很多朋友的协助,让cilipeday重新在部落生长,后代子孙才能够尝到这个好味道。

▲吊挂的cilipeday稻穗

cilipeday种回部落后,耆老想起小时候看着长辈制曲做酒酿的情境,却记不清楚材料与步骤,因此花莲农改场委托陈美龄郑惠敏辅导老师陪伴耆老唤醒记忆、查找参考资料,试做不同配方与程序,让耆老比较找出与记忆中最接近的酒酿滋味。为拓展古来种陆稻的应用面向,辅导老师也陪同部落族人到花莲农改场打样中心咨询可加工方向,并学习利用该中心的设备,以cilipeday米开发打样出玄米茶及米谷粉

▲绑成扫帚前,先要整理稻草、抽出稻穗。

而酒酿及米谷粉可再运用于餐点的制作,料理达人将这些材料巧妙融入糕点的配方内,做出了米蛋糕、米饼干米贝果、米浓汤等产品,味道不违和之外,更增添新的口感与特色。cilipeday植株也大有用途,耆老教大家利用稻穗绑扫把,从整理稻草、抽出稻穗、对齐绑成束…,过程颇有挑战性,也是很有趣的体验活动。原来,祖先的陆稻能做出这么多变化,部落族人看到传统作物的新契机。

马太鞍族人累积这2年种植陆稻的经验,今年有了信心自己育苗及种植,光复国小学童前来学习传统农耕文化,相约7月再回来协助手工割稻。透过做中学的食农教育,不但学童认识餐桌上食物的生产过程,古老的cilipeday陆稻也串接起祖先的文化与智慧,激发后人保种复育的决心与向心力,让古老陆稻再度传香,并赋予新生命。

►「时间对我们来说完全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