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并非老年人专利 青壮三高族群都要留意

▲▼脑中风一般好发年龄层约为60岁以上,但近年随三高族年轻化,青壮年人亦有可能发生,定期血压是掌握身体状况的不二法门。(图/记者游芳男翻摄,下同)

记者游芳男/宜兰报导

近日强烈冷气团报到,气温下探10度,天气冷、温差大正是中风的好发季节罗东博爱医院在2018年12月初,接获2名未满30岁年轻男性,因中风而送医的案例医师提醒,近来国人饮食和生活习惯不佳,中风已非老年人专利年轻人亦有可能遭中风突袭,定期量血压是掌握身体状况的不二法门。

2018年12月初,罗东博爱医院陆续收治两名年轻男性病人,双双因中风而入院治疗,两名男性皆不满30岁,因长期值夜班饮食习惯不佳,偏好高油高盐,加上抽烟且无固定运动习惯,成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三高一族。

两名病人皆发生突然讲不出话、昏迷不醒、肢体瘫痪的症状,遭亲友紧急送医,经罗东博爱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杜肇伟诊治后,发现病因是俗称脑中风的「自发性脑出血」。

罗东博爱医院表示,脑出血分为外伤性脑出血和自发性脑出血(脑中风),后者系因脑退化、血管脆弱导致血管破裂,一般好发年龄层约为60岁以上,占比达5成;因两名男性病人年纪轻,实属罕见,经医师杜肇伟进一步诊断,发现病人长期忽视高血压,疏于就医导致病发。

「高血压是身体警讯,长期轻忽恐成隐形杀手。」杜肇伟医师表示,近年因国人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不佳,「三高」越趋年轻化,若是遇季节交替、气温冷热急遽变化,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中风发生机率也可能提高。同时,抽烟、饮酒、没有运动习惯、作息日夜颠倒也是诱发中风的危险因子

杜肇伟提醒,高血压并不能只靠吃药控制,最重要的是定期量血压,每天早晚定时各1次,养成习惯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若是发现连续多天血压居高不下,就必须及早就医,记录下的血压数值,是医师诊断参考的依据。

脑中风是台湾10大死因的第4名,脑中风病人1/3恢复良好,1/3会遗留下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后遗症,另1/3会导致严重残障或死亡。身边亲友若突然出现一侧手脚无力、脸歪嘴斜、口齿不清等症状,便极有可能是中风,也须尽快送医急救。

罗东博爱医院「脑中风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拥有当地唯一可执行动脉血栓移除术的团队,能将部分脑梗塞治疗黄金时间延长至脑中风发生的24小时内,并可为脑中风病患提供完整复健,该院亦设置脑中风急性后期照护病房,提供病人短期且密集的复健治疗,并与长照复能训练无缝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