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专栏:吴子规》走不出「分合历史」的鬼打墙

明太祖朱元璋坐像。(取自国立故宫博物院官网

三国演义的开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国人耳熟能详,也视为理所当然,却不知此乃历史的鬼打墙。过去说,正是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成了历史进步的动力。其实,每次起义的胜利都只是换个人当皇帝,历史回到起点,哪有什么进步!更何况中国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大多出身官宦世族,出自底层农民的只有朱元璋这个特例。如果以参与的主体来定性,则历史上几乎没有不是农民的战争,所以很需要换一个角度来认知这种「分合」。

所以「分久必合」,不是什么人心思定小民百姓无论怎样思定,他们都不过是豪强刀俎上的鱼肉,不足以使天下统一安定。豪强集团更不可能思定,他们不干掉对手,一统天下,则无法安定。而这才是「必合」的根本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最卑鄙无耻,最没有底线的人才能胜出。不信,请看鸿门宴放了刘邦项羽,因为尚存一丝善念,结果身死刘邦之手,而以妇人之仁为天下笑。相反,弑兄杀弟,逼父篡位,突破人伦底线的唐太宗却成了千古一帝。

可见,谁有底线谁就被干掉,这个逆向淘汰、竞争突破底线,比赛无耻的过程需要时间,所以天下「分久必合」。

为什么「合久必分」呢?第一代君王固然会轻赋薄敛,关注民生和稳定社会,更重要的是他把所有的功臣宿将都干掉了。没有公然对皇权挑战者,天下自然就在短期不会分崩离析。

所以要将有罪无罪的功臣宿将都干掉,既有像朱元璋那样,砍掉枝枒树刺,让子孙统御天下不扎手,更重要的是保障现在政权的稳定。因为功臣宿将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

当年大家平起平坐,甚至我还是你的上司,凭什么今天你坐天下,我们就坐不得。更重要的是,他手下的强兵悍将,还想继续水涨船高,他不当皇帝,下属们就无法加官进爵。皇帝非常明白这样的博弈格局,所以只能先下手为强,于是功臣宿将的命运只能是「狡兔死,走狗烹」,不管他们有没有谋反,都将被一网打尽。

干完功臣宿将后,皇帝势必进一步强化郡县制,他奉天承运委任官员,通过他们管理家天下。只要各级官员忠诚于他,就能实现「威加海内兮」的荣耀,却没想到郡县制的运行机制一定背离皇帝的初衷。因为官员的权力来自皇帝,他们的职责就是侍候忽悠好皇帝,所以他们只能比赛阿谀奉承,行贿送礼,否则,无法立足于朝堂之上。侍候忽悠皇帝要有资源,所以官员们转过身来,一定要向下属加倍索取精神与物质的贿赂。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所以郡县制就是大皇帝与小皇帝并存,大流氓小流氓共生;正直廉洁干练之士被淘汰,奸佞贪腐颟顸之徒弹冠相庆。尽管历朝历代都有清官廉吏,但是,他们既不符合郡县制的运行机制,也不具有统计意义。因为这些官员像寄生的毒瘤一样盘剥和消耗社会资源,他们存在越久,对社会的损害越严重,最终一定超过社会的承受力。此时再遭遇外敌入侵或自然灾害,百姓只能揭竿而起,豪强世族趁势取旧皇帝而代之,这就是「合久必分」的逻辑。

怎么才能走出这样的回圈呢?历朝历代无非是对官员的道德教育,修身养性廉洁奉公,爱民如子,但是这只能延长一个朝代寿命,却改变不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趋势。因为少数官员的道德自律无法惠及所有的百姓,更何况郡县制的生存法则与道德要求相悖,少数官员难以坚持,别人也无法向他们学习。孟子提倡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不仅做不到,做到了也无法持续,甚至没有意义。因为能善待百姓的帝王在历史中寥落晨星,更重要的是即便善待百姓,也不过是把他们当作臣民,而不是主人

现代文明要求的不是居高临下的善待,而是由下而上地顺从,这就需要百姓自觉争取成为主人,并将君主驯服为仆人。

也就是说,只有在观念上明确,制度上保障,天下是天下人的,谁也不能得,更不用说君临,我们才能走出千年分合回圈的黄宗羲怪圈。(作者为大陆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