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揭开植物受孕关键脂质「磷脂酸」 有助提高稻米、小麦等农作物产量
「花粉管」是植物受孕的最后一哩路,当花粉落在雌蕊上后,还要长出花粉管,才能送精细胞到蕊中与卵子相遇。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村友辉团队,近期发现影响花粉管生长的关键脂质「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PA)的生成机制。此研究有助于掌握脂质讯息与花粉管生长的关系,也有机会发展成提高农产量的新策略。
中村友辉表示,花粉发育对植物的生殖繁衍至关重要,有些农作物的产量问题,更直接与花粉不孕有关。过去有研究已指出,磷脂酸PA在花粉管生长过程中扮演着传递讯息的重要角色,然而,PA如何生成、又如何影响花粉管生长?尚不得而知。
▲研究团队将DGK酵素接上萤光蛋白后,可看见一粒粒花粉在黑暗中有明显的萤光表现,代表其中含有大量DGK酵素。(图/中央研究院提供)
研究团队指出,研究过程首先在植物阿拉伯芥花粉内鉴定出DGK2及DGK4二种酵素,再经实验证实,缺少此二种酵素的植株便会缺少PA,花粉管也停止生长,导致植物无法授粉、结果。证明了DGK2与DGK4便是PA的生长关键。此外,当团队对这些缺陷植株将施加PA或将相关基因送入植株,使其产生DGK酵素后,花粉管便如正常的花粉一般,在12小时内达到正常的长度。
中村友辉解释,PA在花粉管中是一种脂质讯息,主要存在于花粉管的尖端与底部之间,诱导花粉管生长。而本次研究发现,在花粉细胞内,二种DGK酵素会将没有传递讯息功能的二酸甘油酯(Diacylglycerol, DAG)转换成有传递讯息功能的PA,借此达到花粉管生长的目的。
▲阿拉伯芥。(图/中央研究院提供)
此研究成果将对解决农业产量问题有所帮助。中村友辉说,因为DGK2、DGK4这类酵素广泛存在于重要的农业作物中,在稻米、小麦、玉米、番茄、苹果中等都可见到。因此,推测此次发现的PA 合成机制也在各种植物中存在,可能是增进作物受孕与产量研究的新契机。
中村友辉长期研究植物的脂质对于其生殖过程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团队曾在2015年发现另一种参与种子发育及油脂合成的关键酵素。他强调,要将植物与脂质联想在一起似乎很难,但其实植物本身也富含脂质,不同种类的脂质,对于植物生长发育与生殖过程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该论文已于5月29日发表于植物学顶尖期刊The Plant 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