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鹏专栏-台湾需宽厚悲悯超越仇恨

客团在离机场3公里的路上发生火烧游览车事故,26人死亡,整个社会发出哀悼;立法院不分党派,为此起立默哀。在这次事件上,台湾社会展现了她人性的一面。但同样在最近几天,曾出现另外一则新闻,就是有台湾网民编写了档案,在台湾美丽风景照片上,贴上了「没有中国人真好」或类似的文字,传到网上。这两则新闻,代表了台湾社会不同的价值和面貌

以宽厚面而言,对于亡者的哀悼,当然不是台湾社会第1次有此展现。每次国内外(包含中国大陆)发生事故,我们的民众或者透过本身直接的行动,或者透过他们所捐助的团体,热烈提供协助。

熟悉中华文化的人,说这是「仁爱」的表现;喜欢引用西方文化的人,说这是「悲悯」的胸怀。无论如何,这样的态度,代表了光明力量,就好像原本一间暗室,由一盏灯照亮。

从其本源上看,这样的态度反应了人性的善面,就是「设身处地」的思维。同样的思维,放到整个国家和社会,就会出现人民主体论。固有文化里的「以民为本」,和西方文化里的「博爱」思想,虽然最后发展不相同,在民本的基本出发点上并无二致。

经济学上,形容这个观点所用的词汇是「福利」,也可说是「幸福」,所以对于任何政策终极判定,在于是否促进全体成员的福利,又称社会福利。在如何评价不同成员的福利时,美国哲学家罗尔斯(John Rawls)曾有经典诠释,他认为应当特别关注社会最不幸的成员,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易地而处。这种情操,与「民胞物与」的观点一致。大家关心火烧车的亡者,关心国内外灾祸受难者,因为任何人都有可能碰到。

所以,所谓人民主体性,就是从人民福祉的观点,来选择对最大多数民众,尤其是最不幸民众最好的制度和政策。把这个观点放在台湾,就是台湾人民主体性,也就是从台湾人民福祉的观点,来选择最好的制度和政策。

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哪一种性质的台湾人民主体性,最有助于增进大多数民众的福利?可以想像出不同的方向,一个可能的方向是宽厚的、包容的、悲悯的、自信的,另外一个可能的方向是针对性的、排斥的、憎厌的、自豪的。前者走向和解与共生后者走向抗争与对立。

对于过去的历史,这两种不同属性的主体性会有不同的诠释和想像。前者对台湾人民彼此间情感的连结度,深具自信,所以不否定过去,不否定来自中国大陆的血缘和文化的继承,相反地,还可能把这些根源视为是资产。后者则不然,是把主体性的力量来源,建立在反抗和排斥中国的基础上,期待在文化上和日常生活上清除与其有关的元素,包含观光客在内。

对于目前的宪法和国家,来自不同思维的台湾人民主体性,也出现不同的立场。最近在执政党的大会上,有一个提案是要把「维持现状」放入党纲,另外一个提案是要「废除中华民国」;两个案都被交付中执会研议。可以想像的,就宽厚的台湾人民主体性而言,容得下中华民国,甚至要因她所提供的保护伞而尊崇之,但另外一种主体性,是希望把这个「外来政权」消灭。

其实,影响一般台湾人民,尤其是基层人民生活,最重要的因子是什么?应当非经济与安全莫属。

台湾历史上几乎所有人民生活上的改善,都来自经济发展,几乎所有生活安全的改善,都源自曾经发生过的灾变。所以,希望不同政治信仰或党派的人士,在政治角力的过程中,不要忘了民生。希望看到更多台湾人民主体性的落实,更希望它超越仇恨和斗争,走向宽厚和自信。(作者为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