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秒就能检测!「主动脉剥离」高危险群 可从「手指头」看出警讯

实习记者雪儿综合报导

黄鸿升小鬼)18日进行遗体解剖,经纪人透露猝逝原因是「主动脉剥离」造成血管阻塞。尽管这种号称致命性心脏杀手「主动脉剥离」不普遍,但每年全国发生率估计至少在200例以上,若未施以及时处理,至少会有50%的患者在48小时内死亡。除了4种诱发主动脉剥离的原因,医师也提出了只要看「手指头」一秒就能检测出,自己究竟是不是高危险群的方法

▲主动脉剥离是一个非常急促且危险的病症,患者前一秒还很正常,下一秒突然感到「强烈撕裂性疼痛」。(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xhere)

「主动脉剥离」是一种复杂而致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它是起因于主动脉血管壁的中层因各种原因(如高血压或结缔组织缺陷)受损后,加上血管壁内膜破裂,血流经由内膜的裂孔,进入血管壁中,将血管内膜和中层撕开,而血流可以在此撕裂开的空间流动,形成所谓的「假腔」。

▲心脏内科医师陈郁志指出,若出现胸痛胸闷、冒冷汗症状应立即就医,把握心肌梗塞急救黄金时间。(图/花莲慈济医学中心提供)

由于「假腔」的形成,主动脉的管腔一分为二,而假腔往往会压迫所谓的「真腔」,可能会造成身体各处的血液供应不足,形成肢体脑部的缺血现像,又由于假腔的外围不是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因此较为脆弱,容易破裂造成大出血或心包填塞死亡。因此紧急及积极的治疗是避免死亡的唯一方式

导致主动脉剥离的因素包含:1. 高血压—约2/3的患者都有高血压的病史。2. 先天性主动脉窄缩。3. 马凡氏症候群(Marfan症候群)属于先天结缔组织疾病—容易造成升主动脉破裂。4. 怀孕、重大的胸部外伤

▲马凡氏症候群为「主动脉剥离」高危险群之一,如果你的大拇指在自然握拳时,就会轻松超出小姆指范围,就是马凡氏症候群患者。(图为拍摄时刻用力超出小姆指的示意图/实习记者刘雪儿摄)

中山医院医科主治医师陈欣湄接受《三立新闻网》访问时表示,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属于罕见的遗传病,先天结缔组织疾病导致心血管包括主动脉、大动脉,以及心脏瓣膜的结缔组织崩垮或撕裂,易发生主动脉剥离,因而有很大的死亡风险

至于要怎么评估自身患病可能性呢?陈医师陈表示,患者身体上常见的特征,比如手长脚长、手指纤细,且因为关节被破坏,手指特别软Q,很容易反折,所以主动脉剥离的征兆看手指头就知道了。

▲一秒初步检测是否可能为马凡氏症候群患者。若自然握拳后,大拇指没有超过小拇指,即不是主动脉剥离高危险群。(图/实习记者刘雪儿摄)

陈欣湄医师还补充说,主动脉剥离时患者会感觉强烈的撕痛感,甚至痛感会延伸到后背部,千万不要把它当不一回事,若没有赶紧接受治疗的话,发病后每小时即可增加百分之一的死亡率,两天内死亡率即提升至百分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