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剥离「1原因」发病风险增6倍! 你符合吗?
主动脉剥离「1原因」发病风险增6倍! 你符合吗?(示意图/Shutterstock)
主动脉剥离是罕见但高致死率的外科急症,常需及时的紧急手术治疗以挽救病人生命。林口长庚医院为找出疾病的危险因子加以预防及改善治疗结果,使用台湾健保资料库针对其中23,868名主动脉剥离患者及全台456万个家庭,进行近3年的研究,发现主动脉剥离与遗传有强烈相关性,有家族病史会增加主动脉剥离发病的风险及影响长期预后;这份报告已发表在2020年9月美国心脏学会重量级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主动脉剥离 一等亲的发病风险高达6.82倍
林口长庚医院心脏内、外科及风湿免疫科团队发表最新的研究报告指出,主动脉剥离疾病的发生,遗传因素所占比例超过一半;有家族病史者,会显著增加家族成员的发病风险,一等亲的发病风险可达6.82倍。
而家族性的主动脉剥离如果发病,发病年纪会较轻,且相较没有家族病史患者,更容易需要接受外科手术,且常必须接受更复杂广泛的外科重建手术。
林口长庚纪念医院心脏外科陈绍纬副教授表示,主动脉是将心脏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大血管,结构包含内、中、外三层,当内层有破裂使血液跑到中层及外层之间,血流便会将主动脉撕裂剥离成两个腔室,造成主动脉剥离。
主动脉剥离是罕见但高致死率的外科急症,常需及时的紧急手术治疗以挽救病人生命。(图/常春月刊提供)
若不幸血液从假腔破出,主动脉便破裂大量出血,是猝死常见的原因之一;国内主动脉剥离的发生率约每年十万分之五到十,每年大约有近2‚000人发病。
主动脉剥离分为A型及B型,A型需紧急开胸手术进行人工血管置换,若不手术80-90%的病人会死亡,特别是在病发初期,每小时约1%的死亡率;B型则大部分可以用药物控制,如有并发症可以用新技术主动脉支架来治疗。
陈绍纬提醒,有主动脉剥离家族史者,宜及早至专科门诊追踪,进行影像检查,并严格控制血压及戒烟,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若有主动脉病变应积极接受外科治疗。
万一已经发病,治疗后仍须严密的控制血压和电脑断层追踪,因为不论A型或B型的主动脉剥离,长期都有可能因形成主动脉瘤而需后续手术治疗,不可大意。(编辑梁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