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业务员骗了! 保险不是定存 提前解约会损失保费

民众保险务必要了解保险商品设计是以保障为主,提前解约也可能损及已缴的保费。(图/视觉中国CFP)

记者李蕙璇台北报导

保险商品设计用意是提供保户转移风险的保障商品,与银行的定存、储蓄商品完全不同。而坊间业务员可能会用「假终身寿险、真短期储蓄险」的「类定存保单概念来与银行商品相比较,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寿险公会提醒保户投保时务必要了解其中的差异,也要注意提前解约,可能会损失部分的保费。

寿险公会表示,目前保险局核准的保单商品名称中,并没有「储蓄型」、「类定存型」的字样,而是坊间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因此反而让民众有一种错误的想像,以为可以透过保险商品达到存款目的,其实保险商品就是着重保障型的商品,不是定存,也不是拿来储蓄。

寿险业者也表示,以寿险商品来说,分为「生死合险」的还本险定期寿险及终身寿险,有的商品设计年缴保费相当高,然后让民众可以年年还本,通常保户投保时会比较在意期满时,可以领回多少的期满金,也多认为自己有能力缴保费到期满,就没有很留意提前解约面临的解约金多寡问题

通常若是投保20年期的商品,前几年解约可以领回的金额数字都很差,6年期的商品也是相同情况。若是以「趸缴」商品来看,也就是说一次缴清全部的保费,保单的存续期也多是要3年以上,到时解约才有可能保本,即可以拿回已缴的全部保费。

举例来说,年缴10万元的保费,保障为100万元,保户在缴费后1年身故保险公司即须依保单条款理赔100万元,这就是保险商品以「保障」为主的设计观念,而保险公司也要承担这中间90万元的危险对价。

由于新契约费用率最高,若保户要提前解约,欲领回的保费中,还须依附加费用率扣除保险公司成本等,所以才会出现缴了好几十万元保费,结果提前解约却是领回不到5成的保费。

寿险业者表示,目前年金保险、投资型保险商品的保单上,会注明解约金的费用率,而其他商品多没有特别说明,民众若是想要了解一旦提前解约可能要负担多少解约金时,可以从业务员销售该保单时提供的每年保单价值推算表格中,窥出端倪